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色調之美,妙不可言

鈞窯窯變的呈色,銅的還原反應是直接原因,而石灰鹼入釉則是間接原因。

  這是鈞窯成瓷的根本,也是那麼多特徵出現的原因。

  掌握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做出鈞窯瓷。

  當然,這一切的發展都是有脈絡可循的。

  鈞窯雖然在宋代最出名,但是唐代其實也是有的,這就是著名的唐鈞。

  生產這種唐鈞的窯口,最著名的應該是郟縣黃道窯。

  唐鈞,是黃道窯的代表性產品,俗稱「唐花瓷」、「唐花釉」,在唐代被人稱為「花翁」。

  黃道窯生產的花瓷罐,是在黑釉、黃褐釉及茶葉末釉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點。

  【鑑於大環境如此,

  所以顯得格外醒目,這樣才有了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工藝,也算是開闢了先河。

  唐代遺物除花瓷和黃釉外,稍晚一些有白釉綠彩器,白釉略微泛黃,綠彩呈碧綠色。

  宋代北方流行的五角或六角形露胎盤,郟縣黃道窯也有燒製,是為疊燒而形成的一種裝飾方法。

  元代燒製過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黑花和鈞釉器物。

  白地黑花四系瓶,與禹州扒村窯的一樣,上半部施白釉,以褐彩書「春夏秋冬」四字,下半部施褐釉。

  唐代鈞瓷的特徵大致可用「厚重」來概括,它以黑釉上潑斑爆斑為代表的。

  它以黑白為主色調,其間黑中泛藍,藍中隱白,藍白相間。

  且釉體斑紋,隨著燒成溫度高低有流動感。

  最終顯針尖狀、絲縷狀、流星狀、雨點狀等。

  可以說是變幻莫測,讓觀者有著特殊豐富的審美體驗。

  這一美學成就,與宋代鈞瓷紅紫相間的窯變斑彩十分相似。

  其根本工藝技法,與宋代鈞窯是一脈相承。

  故納入了鈞瓷的體系,稱其為「啟蒙期」。

  唐代黃道窯鈞瓷的造型極為豐富,如碗、盤、壺、缸、瓶、爐、人物、動物擺件等。

  這表明唐鈞既有使用類器皿,也向裝飾、審美方面發展。

  而除了燒製白釉、黃釉、黑釉瓷外,從唐代起,還利用不同金屬氧化物的釉料,成功地掌握了兩色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