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玉看皮瓷看底

  竹刀子修理後留下刀印成細絲狀,現代鋸條修後留下刀印是粗線條(2至3毫米距離)。

  這個不同之處,一看很明顯。

  竹刀子修理後,留下刀印成細絲狀。

  底足的鑑定,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裡沒有釉料,會暴露出胎骨。

  觀察其露胎之處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損情況,偽品之磨損比較平滑,沒有真品那麼自然。

  一般來說,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顯得比較乾燥。

  而彷品則不同,顯得輕滑或堅膩。

  當然也不能絕對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細潤堅膩,然而相比彷品還是稍顯乾燥。

  再就是粘砂現象,這些都是底足之上獨有的特徵。

  觀察其粘沙現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現象。

  清官民之窯,足內積釉處也有粘沙。

  而彷品這一點卻極少做到,偽品也有少數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樣顯得老化乾燥。

  因其燒造工藝高於古時,釉也施得不是那麼厚,不會造成積釉。

  再加多為模注,而過於規整等原因,使之極少有粘沙。

  縱觀各個時期的瓷器底足的做法,都有其特別之處,所以還可鑑察其露胎痕跡之紋路。

  如南宋瓶腳,就有圓圈之旋紋。

  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並有雞心點。

  明時則多有放射狀的跳刀痕,旋坯痕則少,僅前幾朝帶有元朝之遺蹟。

  清之民窯,大多數能透過釉層看到旋坯之痕。

  官窯幾乎看不到什麼痕跡了,而彷品則往往做不到這點,不是過左就是過右。

  觀察底足,如果老氣自然,無泥漿粉土及其它洗不乾淨的人為物,無人為作舊而被複燒的痕跡,那差不多就是真品。

  最起碼,這隻底足是真品。

  當然,鑑定底足,還有不少關鍵點,比如內折角。

  關於內折角,就是底面與足牆的夾角。

  這個夾角里邊有積釉,就是上釉的時候積得比較多。

  多了以後,就呈現出一種蝦青色。

  這是明代中期以前經常出現的,現在的彷品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