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青花玲瓏瓷

  認真說起來,這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所以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

  鏤空雕刻之後,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製而成。

  這種青花玲瓏瓷的特點十分明顯,就是靈巧、明徹、透剔,顯得特別高雅秀潔。

  青花玲瓏是把青花與玲瓏,在工藝製作和藝術處理上,巧妙加以揉合的產物。

  碧綠透明的玲瓏,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襯托。

  其釉面白裡泛青,料色青翠欲滴,玲瓏碧綠透明,釉中有釉,花裡有花,結合得天衣無縫。

  它採用鏤雕技法,先在瓷器坯體上,鏤出若干一定形狀的玲瓏眼。

  再用特製的玲瓏釉,把眼填平。

  再繪以青花,施釉後高溫燒成。

  青花玲瓏以其玲瓏剔透、幽靜雅緻、精巧細膩、樸素大方的藝術特色,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為人們所推崇備至。

  這種玲瓏瓷器的產生,源於產品缺陷。

  在宋代,景鎮瓷器中有一種叫燻爐的產品,爐蓋採用鏤空裝飾。

  可能由於偶然,在燒成燻爐的過程中,由於釉料的高溫流動性好,加之燒成溫度往往控制不嚴,使窯內溫度過高,從而使釉料熔融後流動,而將爐蓋上的孔洞填平,出窯後對光一照,光亮透明。

  這種偶然的產品缺陷,卻使工匠們大受啟發,終於在明代永樂年間,成功燒製出晶瑩剔透的玲瓏瓷器。

  到明中期成化年間,景鎮不僅能夠成批生產玲瓏瓷器,還把晶瑩剔透的玲瓏與青翠幽雅的青花結合,組成巧奪天工的圖案,燒造出聞名於世的青花玲瓏瓷器,成為景鎮瓷器中的一代名品。

  現代,青花玲瓏瓷主要集中在餐具、茶具等日用瓷上面。

  在創意陶瓷方面,景鎮陶瓷藝人也將玲瓏瓷,做到了青花瓷首飾上。

  結合現代美的青花玲瓏瓷器,是景鎮創意陶瓷的特色。

  至於乾隆時期,只能說是青花玲瓏瓷被髮揚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