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最薄、最白、最佳

    。

    但是,要想燒製定窯精品,卻又必須要支圈覆燒。

    這種燒製瓷器的方法,其匣缽中的器物,皆由特別的環形支圈固定。

    待燒製的瓷器,也都是倒轉覆放。

    也正因為覆放,器物的口沿部分,都要剮去一圈釉層,使其露出胎骨,這樣才能安置於支圈上。

    而最後燒成之後,器物隨之形成“芒口”。

    這裡需要提及的是,支圈覆燒工藝並不只是單單為了擴大產量。

    定瓷的一些大型盤碗口,器壁輕薄如雲,卻很少變形,這也必須歸功於支圈覆燒的新工藝。筆趣庫

    覆燒工藝在擴大產量的同時,也讓定窯所燒瓷器更趨向規整。

    然而,畢竟使器物口沿失釉,形成了“芒口”。

    挑剔者認為這種不光滑的“芒口”,破壞器物整體的美觀。

    粱同書《古銅瓷器考古窯器考》記載,宋仁宗在看過進貢的覆燒定瓷之後下旨:“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器窯。”

    為解決這種缺陷,定窯工匠在一些失釉的器口,以及圈足部分,鑲以金屬邊緣。

    最高貴者用金銀鑲邊,使得器物更顯高雅華貴,這種工藝稱之為金銀扣。

    而相應的器物,則名為“金裝定器”。

    不過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定瓷中的金銀扣工藝,出現遠早於覆燒工藝。

    也就是說,不是因為有“芒口”之弊,才有金銀扣。

    事實上許多金裝定器,都是仰燒產品,其口沿部分有釉,而並不是“芒口”。

    靜志寺地宮白釉“官”款金裝口盤,靜眾院地宮帶銀蓋鑲銀足的白釉蓮紋長頸瓶,就是這種“金裝定器”中的佼佼者。

    也就是說,有時候沒有芒口,也可以鑲嵌上一圈的金銀扣。

    當然,只要是能夠進宮的定窯瓷器,都肯定是珍品,就算沒有金裝,價值也很高。

    但是,有著這層金裝的定窯瓷器,價值肯定更高就是了。

    既然是好東西,那就肯定要多仿製幾隻。

    碗盤碟這種瓷器,做起來都很簡單,既然盤子都做了,小碟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