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一在平地,一在天

    本金裝飾這種新興工藝,是把金粉溶於膠水中,然後用繪筆描畫瓷器紋飾,俗稱“描金”,這便是本金裝飾。

    康熙五十一年(1712),耶穌教傳教士昂特雷科萊(殷弘緒),給奧日神父信件中,曾提到景鎮金彩的調製方法。

    要想上金彩,就將金子磨碎,倒入瓷缽內,使之與水混合直至水底出現一層金為止。

    平時將其保持乾燥,使用時取其一部份,溶於適量的橡膠水裡,然後摻入鉛粉。

    金子和鉛粉的配比,為三十比三。

    在瓷胎上上金彩的方法,同上色料的方法一樣。

    這種使用金粉繪製的金彩,經低溫烘烤,然後用瑪瑙棒或石英砂磨擦,能夠發出金燦光澤,達到鍍金效果。

    與以往的金箔貼金相比,描金圖案更加細緻生動,金粉與器物結合越發緊密,不易脫落。

    當然,操作起來也不是很簡單。

    其操作過程,一共分為五部分,第一步就是擂金粉。

    這一步就很不簡單,首先要將金箔放在瓷質擂金盤內。

    再加入適量水,加溫到40c左右,用手在盤內不斷研擂,使其變成金粉,再用1200目篩籮過細。

    第二部是以本金1分,加入0.5%西赤,置於調色碟內混合。

    然後加入樹膠溶液5-6滴,調至金粉不起泡為宜。

    把調好顏色的碟子,放在熱水碗上燙幹。

    再用描金筆,沾水調金,描繪紋飾。

    最後一步就是燒成後,用瑪瑙筆在金上,刮出金色亮光來,或用細沙擦磨。

    用本金製作金彩瓷器,加工難度很大。

    首先用金不宜過厚,過厚則呈色灰暗,且易產生“脫衣”(即金色的脫落)現象。

    其次用金要一筆塗成,不要加填,否則也會影響呈色,引起“脫衣”。

    另外使用水分要適當,水分過少也會引起“脫衣”現象。

    冬季膠水易冰結,則用大蒜汁調勻金粉為宜。

    最後燒成溫度不能過高,否則金呈色出玫瑰色或紫色,失去黃金的光澤。

    技術是一步一

    步慢慢進步的,所以到了晚清民國時期,洋金裝飾開始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