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瓷胎畫琺琅

    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質反光感,有時還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觀。

    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顯的立體感。

    閉眼用手摸可明顯感覺到,若用十倍放大鏡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葉上看到極小的開片紋。

    這一現象用肉眼看不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徵。

    而粉彩,則感覺不到有凸出的情況。

    再說彩繪紋飾,琺琅彩器畫功特別講究,多為功筆畫。

    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琺琅彩大多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紅、黃、蘭、綠、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畫纏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團花中心書壽,“萬壽無”,九秋菊花等。

    康熙琺琅彩的特點是有花無鳥,其色彩調配比雍正乾隆兩代都差一些。

    雍正的琺琅彩比較成熟,工藝上有所突破,彩料更為豐富。

    雍正時期有色地彩繪,但更多的採用了白地彩繪。

    白地彩繪,能更好地突出琺琅彩釉的豔麗鮮亮。

    再加上雍正琺琅彩紋飾,多為山水、竹石、花鳥等景物,同時在繪畫中配以相應的詩句,溶詩、書、畫於一體,別有風味,顯得更加高雅。

    雍正時期還盛行單色作畫,如用胭脂紅、深蘭、墨彩……任選一色成畫,頗有中國畫風格。

    這是獨創,特別靚麗。

    乾隆時期琺琅彩,繼承了雍正的風格,但枝藝上沒有雍正時嚴謹。

    由於乾隆帝對粉彩情有獨鍾,很關心和發展粉彩的枝藝。

    於是乎琺琅彩有些退後,而出現了粉彩兼琺琅彩之間的作品。

    這些過渡時期的產品,也有其較高的藝術水平。

    乾隆時期的琺琅彩繪畫以花鳥、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為主,並配御題詩句。

    此時又出現了軋道工藝,隨之而來就有了非常優美的錦地開光的山水、人物、花鳥紋飾。

    這一新的工藝,實質上也不是琺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綠裡粉彩”。

    最後是仿寫款識,康熙時期的款識,有一度是被禁止寫

    款的。

    康熙四十年後,才開放禁令讓其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