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零三十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想著亂七八糟的東西,陳文哲就看武三表演。

    當然,間中老周和老李,還要不是的著重提一下青瓷的製作工藝。

    陳文哲不說話,武三有點著急,就不停的跟兩個老頭使眼色。

    而這樣一來,兩個老頭還真就更加深入的跟陳文哲交流,特別是青瓷的燒製。

    聽了一會兒,陳文哲還真就聽進去了。

    沒辦法,他稍微一聽,就意外發下,青瓷在國內歷史之中,居然能夠貫穿始終?

    說起歷朝歷代瓷器顏色釉的發展、變化,陳文哲還真是很有優勢,特別是對於青瓷。

    高古瓷他沒有做過,但是他知道古代的瓷器發展變化。筆趣庫

    之前他從古到今,已經梳理過一次,聽了武三的介紹,他就越發對青瓷的演變有著深入的瞭解。

    再說,越是近代精品瓷,他就越是精通,而其中又以青瓷為最。

    青瓷這一個瓷器品種,一直貫穿整個歷史。

    在整個歷史上,青瓷的變化,其實就是一種顏色的變化,或者說是釉料顏色的變化。

    這一點,之前陳文哲還真沒想到。

    現在聽老週一說,這顏色的變化,還真是很值得關注。

    商周時期表現為原始瓷器施釉不均,釉色欠光澤,一般為灰綠色或黃綠色;

    春秋戰國時的瓷器,在燒製技術上有很大進步,施釉較均勻,主要為青黃色;

    秦漢時期瓷器一般施半截釉,釉色在西漢時多綠中閃黃,東漢多為青綠色,這時還首次出現了黑釉瓷;

    三國兩晉時期,西晉末期在青釉瓷器上,還出現了褐色斑點裝飾;

    南北朝時期除青釉瓷外,仍繼續燒製黑白釉瓷;

    隋唐五代時期除繼續燒製青釉瓷和黑釉瓷外,白釉瓷已很成熟,唐代出現了釉上彩和釉下彩繪,以及彩釉斑裝飾手法;

    宋代在瓷釉燒製方面大發展,青釉、黑釉、白釉瓷燒製成績突出,此外興起在白釉上加紅綠黃彩的手法;

    元、明、清時期創燒出類型多樣的彩色瓷及釉色新

    品種,如青花、釉裡紅、三彩、五彩、鬥彩、琺琅彩等,五光十色,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