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九百九十八章一個傳奇

    所以,這一次與其說是仿製乾隆青釉瓷,還不如說是陳文哲的一次自我考校,看看他的製作水平,相比乾隆青釉到底怎麼。

    看著手中的豆青釉橄欖瓶,陳文哲還算比較滿意。

    這隻瓶子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

    口、底大小相若,瓶體似橄欖,故名。

    橄欖瓶清代燒造,以雍正及乾隆時期最為常見,在造型上略有變化,頸部稍長,勻稱秀美。

    有素身與瓜稜式之分,為清代流行器型。

    此瓶即採瓜稜式,突出了瓶體曲線的流線感,流暢自然,更添優美雅緻。

    青釉呈色醇厚,勻淨光潤,膩若瓊脂,不論視覺觸覺上,都幾乎達到與玉質亂真的地步,這種工藝水平,空前高超。

    這種亂真級的玉質感,就是陳文哲一直所追求的。

    只要是做青瓷的,就沒有不想著做成這種樣子。

    當然,這隻橄欖瓶的藝術品味也是極高,它不僅突出了單色釉質純淨之美感,且青釉隨瓜稜起伏而濃淡有致,增強了韻律感,富於變化。

    這種瓷器只要流入市場,就絕對不可能是一千萬兩千萬的事情。

    一點點的仔細查看,沒有發現任何瑕疵,陳文哲才滿意的放下它。

    放下這隻瓶子,陳文哲立即拿起另外一隻,這一隻就更加特別,因為它就是一隻粉彩的橄欖瓶。

    為了製作這隻瓶子,陳文哲還真是用心了。

    而為什麼製作這麼一隻瓶子?難道只是單純的因為它值錢?

    不是,相比剛才的豆青釉橄欖瓶,這一隻粉彩橄欖瓶明顯更加漂亮,工藝也更加精湛。

    但這不是陳文哲仿製這件瓶子的原因,之所以仿製它,主要是因為它是一個傳奇。

    只不過,這個傳奇不是乾隆時期的作品,而是雍正時期的經典。

    這隻瓶子撇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

    形似撒攬,因此也是“橄攬瓶“。

    這是一件粉彩蝠桃紋橄欖瓶,正品產於雍正景鎮官窯,代表了整個清代粉彩的高超製作水平。

    當然

    ,這些都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