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九百一十章毀其宗廟,遷其重器

    是戰國時期的東西。

    為什麼說它是戰國的,因為這東西流傳有序。

    齊宣王五年(公元前315年),北方燕國太子平和將軍市,發動兵變攻打丞相子之。

    子之成功地進行了反政變,燕國內亂,齊國將軍陳璋攻下了燕都。

    陳璋的軍隊攻下燕都後,“毀其宗廟,遷其重器”。

    “重器”,其中一件便是燕國宮廷裡的器具——戰國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

    陳璋命人在該壺上,刻下了他攻打燕國的記事銘文。

    所以,這隻戰國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又名陳璋圓壺,它為戰國中期的容酒器。

    這隻戰國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通高24釐米,口徑12.8釐米,腹徑22.2釐米,圈足徑13.8釐米,重6250克。

    由器身和肩與腹上的網套組成,器身作侈口,長頸,圓腹,圈足。

    此器口沿刻有記錄壺的容量的銘文,圈足外刻有“陳璋伐匽(燕)之獲”的字樣。

    這反映了公元前315年,齊國與燕國的戰爭。

    這些想因為銘文,而附帶的價值。

    就算是不看這些銘文,只是看這件銅壺的工藝,這也絕對是件寶貝。

    其實,就是因為這件銅壺的工藝複雜,任是誰看到都知道是件寶貝,才會有人在其上刻上銘文。

    所以,是因為這件銅壺,才有了銘文。

    而有了銘文,又增加了這件銅壺的價值。

    看著眼前的銅壺,再想象一下它的名字,其實這就可以看出,這件器物的製作工藝極其的不簡單。

    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

    這些工藝,到底複雜到什麼程度呢?

    其他先不說,只是看起腹部,其上焊接縱橫有致的花枝。

    這沒什麼,但是,其花枝上焊接花朵,花朵上由五個花瓣和花蕊組成,花瓣紋飾細如髮絲,共為五百七十六朵盛開的桃花。

    這樣就很不簡單了吧?還有更加複雜的。

    這隻銅壺的上腹花朵上,還焊接有金銀錯銅圈,圈的四圍焊接對襯的四隻鋪首。

    鋪首兩角根部正中,鑲嵌一顆圓珠。

    彎曲的角梢,鑄成龍頭。

    龍張口,口內含舌,

    唇的兩邊露出兩對小牙,尖小如針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