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九百零四章金銀器之極致

    以前出土過滇王之印,跟這塊金印只有一字之差。

    而楚字的篆體,陳文哲肯定認識啊!

    因為這一次他過來,就是想要找到幾座楚國的王侯陪葬品,自然早有準備。

    看著手中的金印,陳文哲還真沒想到,這種代表楚國傳承的金印,居然也可以陪葬?

    想想也對,原來的滇王之印不也埋在地下了嗎?

    不管是仿製的一枚,還是真正楚王使用的金印,反正已經來到了他這裡。

    至於西漢時期的楚王,以後使用什麼金印,他也管不著啊!

    稍微研究了一下,陳文哲就收了起來。

    這裡的好東西多了,可以說,不挖一下漢代的王墓,你真認識不到當年漢王朝的強大。

    現在陳文哲就見識到了,比如一些少見的金銀容器,在這裡就太多了。

    在這裡多,可不意味著在古代,在之前的出土墓葬中發現的多。

    當然,在漢代墓葬中出土的金銀器,無論是數量,還是品種,抑或是製作工藝,都遠遠超過了先秦時代。

    總體上說,金銀容器並不少見。

    但是,相比金銀首飾,金銀容器就少的多。

    以前出土的一些墓葬之中,金銀器中最為常見的仍是飾品,金銀器皿其實並不多,金質容器就更少見。

    可能因為這個時期鎏金的作法盛行,遂以鎏金器充代之故。

    在以前的考古發掘中,所見漢代金銀器皿,大多為銀製。

    銀質的碗、盤、壺、匜盒等,在各地均有發現。

    一般器形較簡潔,多為素面。

    但是在這裡,最多的居然是黃金製品,而且,最精美的居然還是黃金容器。筆趣庫

    比如眼前的這隻黃金壺,特別是其上的龍紋,或者說是黃金龍,製作的實在是太精美了。

    “咦?這上面金龍纏繞的金珠,也不簡單啊!”

    稍微一看,陳文哲就發現,這是採用了拔絲、金粒焊綴工藝。

    現在陳文哲也算是見多識廣,他自然知道,國內自商周以來,加工黃金所用的制箔、拔絲、鑄造等技法,甚至

    一直到現在仍繼續沿用。

    古代,特別是漢代,金箔除裁成條狀,用於纏裹刃器的環首等處外,還剪成花樣以貼飾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