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一章這一件的價格,得有多高

    。

    還原秘色瓷的工程,他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

    不是他閒的蛋疼,而是因為他沒有陳文哲配置瓷土的本事,也沒有寶燒技術。

    如果用普通瓷土,當年的古人到底是怎麼燒製出精美的秘色瓷的?

    這一點陳文哲也很想知道,所以他也算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最起碼,因為購買泥土,他的花費就不少。

    昨天上午,陳星辰剛燒了一窯坯片,他用氣窯燒製的,當時還殘留著餘溫,他就打開了窯口。

    燒成的坯片,被整齊地排列在一旁的木架上,每一片都貼了拼配成分的標籤。

    陳星辰對這些向來一絲不苟,裝泥料的塑料盒子,也都標示了挖掘地點。

    它們來自他工作室中七八口碩大的瓦缸,是從慈溪上林湖周邊挖來的各個不同層次的泥土。

    必須要經過廣泛採集和不斷拼合,最終能夠被做為秘色瓷坯料的泥土,才有可能被發現。

    在此之前,它們只能和其他所有的泥料一起,靜靜沉澱,等待下一步的淘澄和洗練。

    “反正唐代做秘色瓷,也是在上林湖那兒取的料,我把周圍所有的泥料全都挖來,試著做,總是沒錯的。”

    這一系列試驗,近乎大海撈針,這可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可供參考的資料實在有限。

    陳文哲還是想的簡單了,因為他就算看到了當年燒製秘色瓷的一些過程,但是,他總不能連人家在外地取土的過程,也看在眼中吧?

    所以,他現在復燒出來的那些秘色瓷小碗,也不過是燒製出來了秘色瓷的一部分效果。

    說完全還原出來,還差得遠,最起碼能達到當年秘色瓷效果的那種瓷土,他就還沒有找出來。

    “能燒秘色瓷,距離燒製汝窯器也不遠了吧?”

    陶教授也看到了那件秘色瓷小碗。

    “看看這邊,你就不會再有疑問了,這些是薄胎吧?薄如紙?綠如玉,總算不是青如天,要不然我就會以為是柴窯的作品了。”

    李教授一嗓子,把不少學校的教授,還有博物館的鑑定師,全都吸引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