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五百八十一章壺中美人

    體,壺蓋上有圓球形壺鈕襯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與小短的壺嘴,整體看似簡約,實為嚴謹,好似渾然天成,可以說是紫砂愛好者必收的壺型。

    西施壺為時大彬的高徒,徐友泉大師首創,其靈感來源於西施。

    曾寫過《陽羨茗壺賦》的吳梅鼎,給了徐友泉大師極高的評價,稱“若夫綜古今而合度,極變化以從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西施壺原名也稱“文旦壺”,據吳梅鼎在《陽羨茗壺賦》裡提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燈)”,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燈,圓潤豐腴,優美動人。

    後人覺“西施燈”不雅,故改稱“倒把西施壺”。筆趣庫

    這麼一說,一把西施壺的樣子,應該就躍然腦海之中了吧?

    所以,文人騷客們,有時候是真騷!

    這也造就了西施壺——大家經典的稱呼!

    徐友泉創制西施壺的史料所載,僅侷限於文字,現今並無圖可考。

    而當代所說的西施壺,主要是以王寅春、顧景舟兩位大師所做的西施壺為藍本。谷

    所以,陳文哲對於這種壺,還是很瞭解的,因為他繼承自王寅春大師的制壺工藝當中,就有西施壺的制式。

    只不過,他還是年輕,就算有時候想著製作一把,但是,他終歸是沒有製作。

    這一次,他沒想到,陳星辰這小子還真是夠爺們,他直接製作了一把豐滿造型的倒把西施壺。

    西施壺的樣式,總體上大同小異,不是清秀、就是豐滿。

    西施壺的五大造型要素,倒把(古稱反鋬)、短椎流、燈形蓋子加身筒、截蓋、燈頭形壺紐,王式、顧式是一樣的。

    王、顧之後的藝人,所做的西施壺,基本都是沿用這款型制。

    在紫砂界有一說:西施壺形體盡極致之美,有令人怦然心動之魅力,一為顧景舟的西施壺,雍容華貴;二為王寅春的西施壺,嬌小玲瓏。

    所以,隨著西施壺陸續在拍賣會上閃亮登場,拍賣價格也不斷保持著高溫。

    看著豐滿的西施壺,陳文哲沒有吭聲,他在品鑑這把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