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 作品

第二百零九章 圍城

    由於營柵也不方便,那麼就換一種方式,用長矛圍營,在大營周圍一圈插上數十萬支長矛,鋒利的矛頭朝外,敵軍也衝不進來,可就算數十萬支長矛也需要上千輛大車運載,而且這種紮營很考驗國力,只有國力最強大時才會這麼奢侈。

    以上三種方式張仲熊都辦不到,他只好學習遊牧民族紮營,在大營周圍挖一圈壕溝,壕溝前插上幾千支火把,外圍再派上千名巡哨。

    其實這種壕溝火把主要是夜晚防止野狼侵襲,對敵人未必有效,幾百袋泥土或者幾十條長木板就能讓數日辛勞挖掘的壕溝作用歸於零。

    但有了壕溝至少是一種心理上安慰,對張仲熊和偽齊軍將士都有一點安撫效果。

    這幾天,張仲熊發瘋一般地四處尋找樹木,他們抓到了數十名當地人,威逼利誘,在當地人的指引下,士兵們終於在白水河上游,距離甘泉堡約五十里外,找到了幾座長滿松樹的大山。

    張仲熊欣喜若狂,立刻派出數千人去砍伐樹木,然後利用白水河把樹木運回來,今天,第一批兩千根松木運到了大營。

    張仲熊當即下令製作攻城梯,整個偽齊軍大營都全部動員起來。

    張仲熊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親自騎馬帶著數百士兵來城下巡視甘泉堡,考慮怎麼攻城?

    城頭上,謀士張曉望著下方正在巡視的張仲熊,笑著對楊元清道:“這人我認識,是張叔夜的次子張仲熊,上次統制在咸陽以南的渭河邊伏擊的軍隊,就是他率領的軍隊。”

    楊元清還記得那次戰鬥,全殲了五千人,敵軍主將卻沿著冰面逃跑了。

    “原來是他,虧他還是張叔夜的兒子,他怎麼對得起自己臨死不降的父親?”

    張曉又繼續道:“此人功名利祿心很重,他不顧一切要攻城,十有八九是衝著金國皇帝的懸賞來的,差不多五天了,統制一直都沒有露面,我擔心他會起疑心,不如果我們給他一顆定心丸,讓他認定統制就在城內。”

    楊元清對張曉的計謀一向很信服,他點點頭笑問道:“先生有什麼好辦法?”

    張曉神秘一笑,“我略施兩條小計,就讓他死心塌地認定統制在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