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 作品

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五章 炒房(下)

    陳慶知道韋家是京兆城最大的地主,如果土地價格上漲,韋家無疑是最大的得益者,當然,陳慶從不承認自己才是京兆城最的地主,他自己在城內擁有的土地就比韋家多,光他居住的行宮就佔地三百畝。

    不多時,韋濟跟隨晁清匆匆走進來,躬身行禮道:“參見殿下!”

    “剛才我在官房門口聽見幾名從事在談論房價,我不是想指責他們,因為還不是上朝時間,但我想知道,京兆城現在是不是人人都在談論房產地皮?”

    “啟稟殿下,現在京兆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房產,兩三年前就開始了,很多人家都靠賣祖產發了財,街坊裡流傳的很多故事其實都是真實的,使得人人都想發財,原本已經年初已經平靜一段時間了,但我們奪取荊湖南路的消息傳來後,地價又向上漲了,原本畝價萬貫,又漲到畝價一萬五千貫,東大街狀元橋的地價已經漲到畝價三萬貫,我四叔整天在家裡頓足捶胸!”看書溂

    陳慶啞然失笑,韋濟的父親便是家主韋寧遠,韋濟雖然是次子,但他卻是嫡長子,他兄長韋純是小妾所生,家族地位不一樣。

    韋濟說的四叔叫做韋寧山,幾年前,將東大街狀元橋旁邊的三畝地茶館以三千貫的價格賣給了李清照,平均下來畝價才一千貫,後來地價開始上漲,李清照想賣掉茶館,是呂繡以一萬貫的價格接手,平均畝價三千貫,漲了三倍。

    李清照就是以這一萬貫錢為本錢,開始了她炒房生涯,現在已經擁有三座五畝宅,一座三畝臨街店鋪的低調富豪,資產達數十萬貫。

    而呂繡接手茶館兩年後,東大街狀元橋商鋪的地價已成全城之冠,畝價三萬貫,又漲了十倍,寧遠山當然要頓足捶胸,才短短几年,他賣掉的房產就漲了三十倍,腸子都悔青了。

    “你祖父怎麼看?”陳慶又問道。

    韋濟又道:“我祖父說,京兆和臨安地價大漲,都是重複東京汴梁的路徑,汴梁地價用百年時間才漲上天,大家都吸取了汴梁的經驗,所以才會短時間大漲,我祖父還說,光憑京兆百姓推不了這麼高的地價,關鍵還是有錢人從天下各地湧到這兩座城市買地造宅,他認為五畝以上的宅地價還會漲,但每畝三萬貫的商鋪地價目前  是到頂了。”

    韋濟的堂祖父韋湛曾是北宋刑部尚書,陳慶還想請他出任參事,但韋湛以年事已高推脫了,陳慶對韋湛的思路頗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