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 作品

第九百八十五章 爭汝(上)

    還有兩千餘人躲在山上,其中就包括主將張仲熊。

    張仲熊打仗的本事比較稀鬆,但逃命的技術很高,一進入大山,別向山上跑,他則帶著數百人繞過山腰,迅速去了山南部,從山南向外突圍,打了一個宋軍封鎖的時間差。

    圍困到黃昏時分,一場夜雨不期而至,雨勢很大,將整個山林都澆透了,山火隨即熄滅,這時,下山投降的士兵已達五千八百餘人,還有六百餘人下落不明,要麼被山火燒死,要麼已經逃走,從投降將士的構成來看,後者的可能性偏大,最高將領也只是幾名指揮使,一個統領和統領以上的將領都沒有,張仲熊更是毫無消息。

    夜幕降臨,雨勢越來越大,宋軍不得不結束圍困,開始向西撤離。

    三更時分,大軍抵達了龍興縣,將士都已經疲憊之極,劉瓊將近六千戰俘交給龍興縣的兩千留守士兵看守,他和其他一萬八千士兵一樣,喝一碗薑茶,換了一身乾衣,倒頭便睡。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宋軍將士才從極度疲憊中恢復過來,龍興縣是一座中縣,但人口不多,這裡交通便利,兩條官道在這裡交匯,也使這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爭不斷,縣裡的百姓跑掉了一半,空房子極多,這倒使宋軍將士有地方居住。

    六千戰俘隨即被一千騎兵押送去了鄧州,在鄧州接受改造訓練,或者釋放回家。

    這時,斥候從襄城縣傳來消息,一萬女真騎兵和一萬籤軍已從襄城縣出發,正疾速向龍興縣殺來。

    劉瓊和唐騫稍微商議,兩人一致決定,迎戰。

    為了沒有後顧之憂,劉瓊又下令一千騎兵將一萬頭駱駝送回鄧州。

    一萬八千騎兵整頓軍隊,在縣城外列陣,浩浩蕩蕩向東殺去。

    從東面殺來的軍隊正是李成親自率領的兩萬接應軍,他之前犯了一個失誤,沒有主動和張仲熊軍隊匯合,而是在襄城縣坐等張仲熊軍隊前來回來。

    這裡面固然有一種情緒,李成一向看不起張仲熊,只會吹噓拍馬,真本事就和他名字一樣,熊樣。

    但也和李成判斷失誤有關,他沒想到

    宋軍會北上這麼快,這麼巧,正好和張仲熊軍隊遭遇,以至於張仲熊全軍盡墨,只帶了一千多人逃回來,還有一千人是泅水士兵,由副將趙飛約束著,沒有趁機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