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仁 作品

第616章 梅花鹿和孔雀,西番尼

    吃了飯從早點鋪出來,三個人頭上都見了汗,也不知道是擠的還是吃了熱東西的原因。

    老六掏出手絹擦了擦腦門和後頸,問小於:“你要不要給家裡帶點東西回去?”

    “要。”小於點點頭:“帶啥?”

    “你想帶啥你問我?你倆商量吧,商量好了把單子給我,我叫人去買回來。”

    “那直接去買不就得了嗎?”小於看了看小張。

    “人多,擠。”小張這會兒一副我什麼都懂的感覺:“你要是不怕擠你就去吧,我不去。”

    “我靠,對呀,”小於反應了過來:“這會兒年根了,那得像榨油似的。那還是老闆幫著買吧。……我不知道買啥呀。”

    “你就從來不琢磨給爹媽啥的帶點東西?”

    “琢磨呀,不是從香港買了東西嗎?沒想過從這還帶什麼呀,帶啥?”小於一臉懵逼。

    “糖,蛋糕,……這邊還有啥來著?布料?衣服?自行車和手錶?”小張數著手指頭唸叨。

    “我還縫紉機呢,越說越不靠譜。”老六笑起來:“你倆家裡沒有自行車和手錶啊?衣服還可以,這邊的質量和樣式給你們父母的話,比香港貨合適。”

    香港那邊的東西這會兒拿到內地來,就有點太過於新潮了,基本上都是這會兒的內地人不太能接受得了的樣式,就像喇叭褲和蛤蟆鏡,只有少數年輕人敢穿,然後天天被人罵。

    一直等到七、八年以後,這兩樣東西才算是被大多數人接受,但也只是接受,真正穿的仍然不多。到了八十年代末,國內的衣服款式和顏色已經多起來了。

    這個時候,申城的特產,除了響譽全國的工業品以外,也就是服裝和糖(含糕點)了,外地人別說吃,輕易見都不見不到的玩藝兒。都是傳說。

    什麼龍鬚酥啊,各種糕啊,大白兔,等等等等,還有巧克力。

    一九八零年,糖還是全國人民眼中不可替代的好東西,高級貨,必須品和高消費品。誰能想得到十幾年以後大家就開始改用胰島素了。

    事實上,糖只是背了鍋,用不用胰島素和它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國外資本開始大舉進入,外國人來教我們怎麼洗頭,怎麼抹臉,怎麼穿衣,吃什麼油吃什麼肉,教我們怎麼種地怎麼施肥。

    他們甚至無私的提供了各種種子,不種就要被罰款處罰,然後就開始出現大面積的食品安全問題,各種病像吃了興奮劑一樣開始活躍。

    然後他們又教我們應該怎麼樣治病,教我們要相信科學。他們自己天天祈禱上帝。

    我們蜂擁而上樂此不彼,學會了怎麼吃飯怎麼睡覺怎麼生活。萬古長夜裡亮起了明燈,我們有了信仰。

    “那買點啥?”小於問小張。

    “買啥呀?”小張也迷糊。

    “家裡都缺啥?”老六問他們兩個。

    兩個人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家裡到底缺啥,小於是家裡條件本來就不差,小張是這段時間該買的都買差不多了。

    事實上這會兒一般工人家庭真不缺啥,收音機,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