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尤基/松島宏 作品

第十九章 準備

    陶恩海以前是一個頂好的大夫。在地壇醫院的神經外科當主任醫師。那個時候他要害不到四十歲,對於一個“醫生”來說,可謂是最好的年華——不管是技術還是體力都是第一流的。他頗開發出幾個神經外科的技術,發過一些論文。

    那個時候也是手術連軸轉的,每天都忙得快要昏過去。

    但是那個時候的自己,毫無疑問是幸福的。

    即使到了今日,陶恩海依舊可以如此斷言。

    每拯救一個生命,他就感覺自己的價值得到了實現。

    實際上,也有一些研究機構的人找他合作,希望他從臨床轉到科研上來。有那麼一次,他幾乎被人說動了。那人告訴他,全新的技術可以拯救更多的人。這樣比他在手術檯上要更有效率。

    陶恩海承認,他當時確實動搖了。

    醫療技術的進步,比醫生個人的奮鬥更加有效。

    但是,陶恩海最終還是拒絕了那次機會。

    他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讀過一篇小短文。

    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窪裡,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窪裡,回不了大海。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幹死。男人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裡的小魚,並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

    終於,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裡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誰在乎呢?”

    而男孩的回答是:“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這是陶恩海的心跳。“這條小魚在乎”他最終對那個機構說道,研究新的技術,不需要那麼強大的臨床實踐水平。那並不是非他不可的工作。而手術檯上,卻的的確確的存在“非他不可”的病人。

    那個時候的陶恩海,對自己的技術還是非常自負的。

    如果為了“拯救其他人也能拯救的、更多數的人”,而忽視“眼前可以拯救,且非他不可的人”……陶恩海覺得,這就是過於重視“手段”而忘卻了“目的”。

    ——真是傲慢啊。

    躺在沙塵之中的俠客陶恩海回憶這一段的時候,腦海中閃過了如此的念頭。

    當然,這一段歲月的結局不是那麼愉快……

    那家醫院給他最深刻的記憶,是一把刀。救人的刀他很熟悉,但是殺人的刀……在七十歲之前,他就只見過那麼一次。

    在這之後……

    沙塵之中,一個人走了過來。他看見陶恩海,俯下身體,道:“陶大俠,您現在感覺怎麼樣了。”

    “還好。”陶恩海擺擺手:“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高壓電,伊沃路細胞侵蝕病程也不會加速。它們只是穩定在侵蝕我的腦呢。不會怎麼樣的。”

    說道

    這裡,陶恩海很想撇撇嘴,或者翻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