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4章 分紅模式

    這頓午飯吃的很高興,四斤重的大龍蝦吃的乾乾淨淨。

    吃飽喝足,三人回到文交所,繼續聊。

    李睿道:“繆所,國家每年給所裡多少預算經費?”

    繆博就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呃,這個每年都不一樣。今年大概是……3000萬左右。”

    三千萬?

    李睿知道文交所很冷清,卻沒想到冷清到這個程度。

    怎麼說也是個跟商會平級的部門,一年居然只有三千萬的預算?

    李睿轉頭問陳勤:“你們呢?”

    陳勤道:“不到兩個億。”

    一個商會頂七八個文交所,不過李睿也能理解,商會花的多賺的也多,隨便拉幾個投資就把這些錢賺回來了。

    至於文交所,純粹就是個賠錢機構,國家能一直花錢養著就算不錯了。

    “那麼文交所對於交易所的預期收益是怎麼想的?目前來看,我們是需要自負盈虧的,有賺錢的可能,也有虧錢的可能。文交所打算以什麼樣的形式參與進來呢?”李睿又問。

    繆博反問:“都有什麼形式?”

    李睿道:“一種是股份分紅,文交所無償獲得交易所的一定比例股份,每年按照股份分紅。另外一種是固定收取管理費。”

    “交易所的盈利模式,我還是有點沒看懂,能不能再詳細說說?”繆博想了想問。

    李睿解釋道:“交易所嚴格按照股票交易所的模式來,分為三個收費部分,第一部分是印花稅,稅率0.1%,這是要上繳給國家的,我們只是代收。第二部分是過戶手續費,費率為總結算金額的0.1%。第三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代理服務佣金,這是交易所提供的專業服務,佣金按照交易額度分區間計算,在0.3%到0.1%之間。不過這個服務不是必選,並非所有交易都能收取。”

    繆博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能不能再說一下兩種形式的區別?”他到底是文化人而不是生意人,對這方面明顯不太懂。

    李睿想了想道:“這麼說吧,如果採取股份分紅的方式,文交所是要承擔盈虧風險的。假設文交所擁有交易所的30%股份,交易所每個月有一億交易額,獲得的手續費收入就是十萬元,假設佣金收入為五萬元,那麼文交所的分紅就是這筆收入刨除掉運營管理費用後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