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 作品

第二百零八章 莫須沒有

    在家書裡,看到女兒的名字叫“郭襄”時,郭默的腦袋就“嗡”了一聲。

    這難道是冥冥之中,早有註定的嗎?

    生孩子的時候,自己恰好就在襄陽城外,與金軍的步騎對峙著。

    不過,郭默可沒打算給兒子取名“郭破虜”,那樣也太惡趣味了,至於叫什麼?見到那小子再說吧。

    既然郭襄成了自己的女兒,那就不可能讓她再經歷那樣“悲慘”的事情,貌似比另一個時空那個郭襄,要大了很多歲。

    現在楊過那小屁孩,也才兩歲多,還是自己的徒弟,膽敢欺負小襄兒,看我不打爛他的屁股。

    至於,那個叫張君寶的小孩兒,現在貌似還不到出生的時候,差著好幾十年呢,一切隨緣吧。

    “大哥,我已經以‘燕王’殿下的名義,寫了一份委任狀,從三萬‘敦武軍’中,抽出一萬人馬,組成‘靖難軍’。”

    “由你任‘靖難軍’都統制,調秦鉅給你當副手,另外一個副都統,將來如果三師傅願意,就留給他。”

    “‘敦武軍’超編被彈劾,在到臨安之前,我得讓這位‘燕王’殿下,幫我把事情擺平了,哈哈。”

    郭靖聽完,哭笑不得。

    不過這大半年的軍旅生涯,郭靖也逐漸喜歡上這個節奏。

    當時,丐幫那裡也分權出去了,北有魯有腳、黎生,南有簡長老、梁長老,丐幫的運轉比起往年也順暢了不少。

    臨走之前,郭默還是把軍隊做了一些安排。

    “燕王”殿下的軍令,讓“敦武軍”分出一萬人,新組建“靖難軍”,並任命了郭靖為“靖難軍”都統制,秦鉅為副都統制。

    大家都也覺得是很自然的事情,郭靖的能力有目共睹,戰功也有目共睹,更是郭默的大哥。

    所以,眾將也心悅誠服,紛紛要求郭靖請客。

    秦鉅更是感動得眼含熱淚,認識郭默不到一年時間,自己的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堅定了他追隨郭默的心。

    孟共來到後,自然會率領兩萬“敦武軍”,駐紮在鄧州。

    他卻把餘階、王堅、雷鵬派往了“忠順軍”。

    “忠順軍”的都統孟宗政,在佔領唐州一役中,舊傷復發。

    幸虧郭默離得不遠,飛馬趕了過去,要不然這一代宿將,還真就交代在這裡了。

    郭默模湖地記得,孟宗政就是這兩年前後去世的,至於什麼原因卻記不清楚了。

    現在看來,多年征戰,已經五十八歲的人了,一身傷病真折騰不起了。

    這次回臨安,郭默也想跟官家說一聲,看看怎麼安排一下這個老將。

    那麼他所領的兩萬多“忠順軍”,自然要把握在自己手裡的,這也就是郭默現在把餘階、王堅、雷鵬三人派過去的原因。

    也算一起並肩作戰過,王堅本身就出身“忠順軍”,暫時又有孟宗政在旁邊幫襯著,相信餘階等人能夠順利完成這個過渡。

    一開始,孟宗政是完全反對的,雖然你救了我的命,也不能將軍隊私相授受啊?

    當郭默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只好拿出了那面“如朕親臨”的金牌,表明了自己“燕王”的身份。

    孟宗政這才愉快地答應了,也放心地開始養病。

    只是在郭默即將離開孟宗政營帳的時候,這個老將軍突然問了一句話。

    “燕王殿下?你真的只是個‘燕王’那麼簡單嗎?”

    郭默好懸沒有一個趔趄,回頭看了孟宗政一眼,沒做回答地走掉了,身後卻傳來孟宗政爽朗的笑聲。

    郭默只帶著“黑風雙煞”二人,三人三馬趕奔臨安。

    八月初,郭默還沒回到臨安呢,一封“燕王”殿下的鈞令,就報備到了兵部和樞密院。

    “擢原‘敦武軍’郭靖,為‘從義郎’,秦鉅為‘秉節郎’。從‘敦武軍’抽調一萬人馬,組建‘靖難軍’,郭靖、秦鉅分別為正副都統制。”

    “‘靖難軍’兵額兩萬,其他空缺兵額,由‘靖難軍’都統制自行招募。”

    好傢伙,這沉寂了幾個月的“燕王”殿下又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狠茬。

    打蛇打七寸,你不是彈劾郭默“擁兵自重”嗎?

    直接把“敦武軍”給拆了,就按規定留了兩萬人馬,彈劾的“證據”也沒了。

    終於趕在八月中秋節當日,郭默回到了臨安,他讓“黑風雙煞”先回“桃花島”報信。

    自己已經是體制內的人了,自然有一些手續需要辦理,分別跑了兵部、吏部和樞密院進行交割。

    大家也都對他和和氣氣的,近一年來,除了那位從未露面的“燕王”殿下,就屬這位最是能折騰。

    現在人家就算是“落難”了,不也是兵部侍郎嗎?

    郭默前腳剛踏進臨安,各方能知道、想知道的大老,都知道這位“郭左耳”回來了。

    此前朝堂上那一幕,太震撼了。

    當五個大箱子擺上“大慶殿”的時候,這次官家仗著膽子,讓人打開了,裝著一萬零一百八十七個左耳的箱子。

    不過官家也只是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遠遠地看了一眼,腿肚子都有些轉筋。

    有那些不成器的大臣,當場嘔吐的不在少數。

    “哈哈,眾卿連這點兒世面都當不起嗎?前方將士捨死忘生、浴血奮戰,我們只是看一眼戰利品而已。”

    “用‘敦武軍’郭都統的話來講,大家‘吐啊吐,就吐習慣了’,哈哈哈——”

    當被樞密院告知,讓郭默先行回家聽宣之後,郭默又一次輕車熟路地出現在了“福寧宮”的御書房。

    “孩兒緊趕慢趕,趕回來跟爹爹過一個‘中秋節’,有什麼好吃的招呼我嗎?”

    還是那個“不著調”的聲音,還是那份真摯的父子親情。

    “呵呵,小爺這次您一到‘福寧宮’外,老奴就收到信息了,看來這半年多,老奴的護衛措施做得大有長進啊。”

    老太監笑呵呵地把郭默迎了進去,還不忘記不要臉地誇了一下自己。

    郭默的確感覺到,有兩道很強的氣息,分別藏在“福寧宮”的前後。

    “怎麼?‘皇城司’又進了兩位高手?他們的氣息很強,不過怎麼沒有殺氣?你不會是請了兩位和尚吧?”

    郭默輕飄飄的一句話,將老太監剛剛燃起那絲驕傲的小火苗,又給掐滅了。

    “小七啊,快快進來,爹爹早就準備好,就等你過來了。”

    官家的聲音從裡邊傳來,今天他特意推掉了太子的請見,更是將後宮的中秋宴推到了明晚,就為了和自己的兒子好好喝一杯。

    ......

    第二日早朝,很多大都臣等著,要一睹卸任的“敦武軍”都統制,現任的兵部侍郎郭默的廬山真面目。

    可惜,讓大家失望了,郭默根本就沒來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