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米青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建元隆慶

  其他地界當值,多數時候都能偷懶。

  宮門口連通內外,代表著皇家顏面,必須腰板挺直的站六個時辰,非必要連話都不能說。

  今天宮門外很是熱鬧,大大小小的文武百官,等著宮裡邊傳詔。

  先前已經有人進宮了,如親王國公閣老尚書等等,正在宮中商議先帝發喪、新君即位事宜。

  百官按照親疏遠近,各自派系,湊一起竊竊私語。

  「陛下怎麼忽然就崩了?」

  這是所有人的疑惑,正統帝瞞著百官出宮,本想將皇后、三陽教一系剷除乾淨,未曾想失了手。

  信任的平西王造了反,不被信任的周易戰到最後。

  大忠似女幹,大女幹似忠,莫不如是!

  辰時左右。

  禮部盧尚書走出宮門,面色陰沉,輕咳一聲說道。

  「聽旨。」

  百官呼啦啦跪倒一片,也沒人敢高呼萬歲,陛下不久前才崩了,喊這話忒不應景。

  「朕入繼大統,獲封宗廟......」

  開篇一句話,眾人立刻知道是遺詔,有情感比較豐富的官員,已經淚流滿面,嚎啕大哭。

  「過求聖明,致閹人誑惑......」

  周易聽到這句話,幾乎忍不住跳起來,將遺詔撕成粉碎。

  「十三皇子趙忱,任孝敦厚,德行天成,必能克繼大統......」

  哭聲戛然而止,百官面露疑惑。

  大皇子乃皇后嫡出,二皇子、五皇子素有賢德之名,即使才滿週歲的十九皇子繼位,怎麼算也輪不到十三皇子!

  滿朝文武都知道,十三皇子有腦疾,十六歲與尋常人家三四歲一般。

  「文武群臣,協心輔理。宗室親王,毋離封域。巡撫總兵,安撫軍民。地方官吏,俱免進香......

  詔諭天下,鹹使聞知!」

  盧尚書唸完遺詔,目光掃過群臣,眼中閃過悲慟、無奈。

  「都起來吧,等候陛下召見。」

  禮部祁侍郎說道:「大人,下官從未聽聞有痴愚者為人君,且未有這般潦草登基,不合禮制啊。」

  「你懷疑遺詔是假的?」

  盧尚書很是隨意的將詔書遞過去:「祁大人可以當場檢驗,若是發現缺漏,本官與你一同去宮中對質!」

  「這......」

  祁

  侍郎嚥了口唾沫,盯著詔書看了許久,最終頹然嘆息。

  遺詔九成九有問題,正是留名青史的好機會,然而再念一百遍四書五經,也不敢去檢驗。

  「你們誰有疑惑,都可以檢驗遺詔。」

  盧尚書說道:「如若無人反對,那就由十九皇子繼位,後世史書如何寫,諸君應心中有數!」

  聽到這話,幾個年輕官吏躍躍欲試。

  旁的老臣連忙拉下,低聲說了幾個詞「誅九族」、「闔家流放」、「妻女充入教坊司」,立刻澆滅了雄心壯志。

  史書罵名,終究抵不過九族性命!

  「那就等著吧。」

  盧尚書閉目沉思,待新君繼位之後,便遞交乞骸骨的奏摺,回江南老家養老去。

  直至晌午。

  百官等的著急上火,終於有內侍出來。

  「陛下召見。」

  盧尚書當先一步,百官緊隨其後,一路向勤政殿走去。

  周易默默的站在宮門口,心底已經將皇后、平西王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竟然讓咱家背上弒君的黑鍋。

  「果然史書由勝者書寫,咱家成了反賊,平西王成了國朝精忠!」

  ......

  正統六年。

  內侍司總提督周易弒君謀反,平西王領兵平叛。

  帝崩。

  舉國縞素。

  皇子趙忱即位,建元隆慶。

  隆慶帝天生腦疾,愚笨不能理事,暫由皇后臨朝攝政。

  ......

  十二月。

  江寧。

  新君登基的消息傳來不久,朝廷又張貼了佈告。

  停止量田,迴歸祖制。

  士紳官吏奔走相告,高呼聖太后臨朝,國泰民安。

  城南蘇府。

  花園。

  唐明遠用書蓋住臉,躺在搖椅上假寐。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一道清脆聲音傳來,打破了院落寧靜:「姑爺姑爺,外面有個自稱趙大的茶商,說向您請教製茶之法呢。

  「好日子到頭了!」

  唐明遠嘆息一聲,揉了揉惺忪睡眼,與丫鬟說道。

  「帶他去嬋娟閣,我去取件東西,很快就過去。」

  片刻後。

  唐明遠來到嬋娟閣。

  門口站著兩個玄衣老者,雙目如電,太陽穴高鼓,顯然是修行有成的武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