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九變 作品

第九十六章 改名字!

“你們原來的頭領叫什麼,又去了那裡?”

“原來的頭領叫李自成,去投奔不沾泥—張孟存了。”

……

一番審問之下,事情水落石出了,人沒有抓錯,這一夥流寇正是李自成的手下。

昨天上午,得知聖泉寺大營已被官軍佔領、王左桂兄弟全部喪命,李自成大吃一驚,認為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於是帶領幾十名手下迅速離開了李桃村,以免官軍前來追剿。

可是離開李桃村之後,下一步,去那裡安身為好,一眾流寇們發生了爭執。

李自成想去延安府西北部,投靠另一位流寇大頭目:不沾泥—張孟存,繼續造反大業。

其餘流寇則認為,與張孟存毫無關係,前去投奔,人家未必收留,而且路途太遠了,一路上危險重重,只怕還沒走到地方就喪命了,不如在附近隨便找個地方落草為寇算了,能混一天是一天!

意見不同,發生了爭執,結果是各奔東西。

李自成堅持認為當小草寇沒出息,要幹就幹大事業,於是和侄子李過各騎一匹馬,啟程去投奔張孟存了。

其餘流寇則留下來,從小村子裡搶了一些牲畜、糧食,而後躲在破廟中吃喝,順便商量著推舉一位新頭領,結果新頭領還沒推舉出來,就全都當了俘虜。

兩次奇襲、兩次撲空,連李自成的影子都沒見到,秦鋒不是一般的鬱悶,鬱悶歸鬱悶,卻不打算繼續追下去了。

一則,李自成叔侄二人是騎馬跑路的,按照時間計算,已經跑出去很遠了,而且行蹤不明,想要追上二人只怕比大海撈針還難。

二則,一場大戰下來,俘虜了數萬流寇,需要處理的事情多如牛毛,自己無法長時間的離開。

三則,李自成去投奔不沾泥—張孟存了,既然知道了具體下落,下一次,自己一定能生擒此獠!

想到這裡,秦鋒下令:“弟兄們,收拾一下,返回李桃村!”

“大人,這些流寇怎麼處理?”

“剛才劫掠山村之時,這些流寇有沒有殺害村民、禍害婦女?”

“回大人的話,這些流寇只是搶了一些糧食、牲畜,沒有幹傷天害理之事!”

“哼,算他們還有一點良心,既然如此,死罪可免,一併帶回去吧……剩下的糧食、牲畜全部歸還給村民們,再賠償一些銀兩!”

“諾!”

處置妥當之後,秦鋒帶領親兵們回到了李桃村,匯合其餘親兵,準備返回大營。

不過離開之前,又將老族長找了來。

“大人,您還有什麼吩咐?”

“你們這個地方的名字不太好,我準備改一改!”

“啊,改名字?”

“不錯,改名字!”

李自成這次能夠逃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村口的木橋塌了,耽誤了返回大營的時間,否則早就和其餘流寇一樣當了俘虜。

好好一座木橋,為何早不塌、晚不塌,偏偏在李自成要返回大營之時塌了呢?

秦鋒認為,和這裡的地名有直接關係,天佑山、李桃村、平安橋……這些加在一起,不就是‘老天爺保佑李自成逃之夭夭,平安脫險’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