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水如天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三章 最小的傷害

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那套儒家忠君的言論,過時了。

即便臣子有罪,也需要查證證據,依照律法。

也不會像李綱一樣,仍由你無緣無故的降爵,罷相,削去軍權,流放西洋。

左邊是幾年下來,大宋朝臣富強大宋的理想。

右邊是夫妻相濡以沫十幾年的感情。

捨去左邊,右邊是泡影。

捨去右邊,讓她痛徹心扉,從汴梁開始,一路突圍,險死還生,把營救趙桓迴歸,江山交還,是她的理想。

夢碎的那麼讓人觸不及防。

“太后,考生成績差不多都要改出來了,你要去看看嗎?”

“太后,考生成績差不多都要改出來了,你要去看看嗎?”

“太后,考生成績差不多都要改出來了,你要去看看嗎?”

走動宛如行屍走肉的朱璉,神遊天外!

王太妃連喊了三聲,她才聽清楚。

“不去了,你和陳卓定奪就好?”

“發生什麼事了嗎?”

哪怕再遲鈍,王太妃也知道出事了,她從來沒見朱璉有過這般沮喪的樣子。

在一邊的趙金兒,忍不住開口。

“喬清瀾,祁虹,蘇淺淺,陳書倩她們,都沒在臨海居住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李敬從集英殿拂袖而去,所有人都猜到有這種可能。

原本以為朱璉追到了登州。

會改變李敬的決定,可是李綱被處置的事情,好像刺激到了李敬和宗澤。

宗澤孤身去了西洋。

接出了幾個小妾,李敬擔心某人不擇手段,以兒子和小妾的性命相威脅。

“不能猶豫了,太后要立刻去找玉盤她們,後果不堪設想!”

“找玉盤?她應該會站李敬一邊吧?”

雖然沒有見過李敬和趙玉盤,趙福金的孩子。

直覺告訴朱璉,這兩個大長公主一定跟李敬有後了。

只是恰逢趙桓迴歸,她們沒有讓孩子露面。

或者就藏在山東。

“我也站李敬這邊,其實我還真期待李敬做皇帝的樣子,可惜這小子未必願意當皇帝,到時候萬一把趙楒推出來,你就等著柔嘉嚎啕大哭吧!”

王太妃雖然辭位了,可是她主領新設的教部。

這三年,大宋在各地建學校,招募教師,免費提供教材,甚至部分偏遠地區的學校孩子還有免費午餐。

讓所有百姓的孩子不論平窮,富裕,必須完成小學到中學的十年課程。

下一步,還準備聯合三司,聯合其他各部,創建為各部培養官吏的專業學校。

甚至類似臨安趙佶擔任山長的綜合性大學。

各地稅賦減免。

而水師和靖字軍跟各路精銳在登州,泉州,臨安,揚州,廣州,南洋,藩屬國各地設立的海關,就成了教部撥款的主要來源。

其次才是皇家銀行的貸款。

就連皇家銀行的金銀儲備,說白了,都是李敬從靖康大陸弄回來的,水師把錢一截留。

趙桓和朱璉就等著坐吃山空。

還未必可以坐吃,登州的總行一端,她們連控制各地分行都成問題。

“上皇沒有惡行,怎會如此眾叛親離?連太妃也不站上皇嗎?”

“惡行?”

王太妃不由的笑起來。

“昔日太太上皇迴歸,除了被金人脅迫,力薦趙謹為帝,也沒有太多惡行,為何皇后無法接受?”

趙桓沒有回國之前。

朱璉怕辜負了趙桓的期待,滿腦子是如何強大宋國。

如何讓宋軍更犀利,犀利到哪怕是遠征,也戰無不勝,打的金人害怕,不得不放回趙桓。

如今趙桓回國,此一時,彼一時了。

眼看著朱璉無動於衷,王太妃失望的搖了搖頭。

李敬不是霍光,可在很多朝臣,宋人眼中,比霍光更強。

一直忠心耿耿的扶持朱璉,救回趙桓。

此刻若是反宋,明眼人都能看出是趙桓恩將仇報。

朝中重臣大部分都嚐到了富國強兵的甜頭,也明白了大宋必須要有一批能所向披靡的精銳將領保家衛國,為大宋爭奪世界的資源。

哪怕朱璉站隊趙桓,支持他們也不多。

畢竟跟著趙桓,就是回到昔日被北方遊牧束手無策的時代。

而在李敬的主導下,大宋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