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水如天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五章 錢是好東西

    食,兵源?

    想的也太美了。

    朱璉有些感慨,要是明年可以把官家救回來就好了。

    讓他提拔李敬和周寧為左右相,他們兩口子跟著水師遊山玩水,怎麼玩大宋也會越來越強。

    “李敬,現在就給林正風下令,讓他編組廣州港口繳獲的番人商船,前往福建接兵!”

    彷彿讓李敬環南中國海之戰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朱璉剛說完,又馬上想起稷下學宮學子的事情。

    “對了,給林正風說,讓他別忘了把陳卓,李芘還有稷下學宮的學員送來!”

    說完以後的朱璉感覺很挫敗。

    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在山東時候彷彿都覺得完全可以放手讓李敬去打仗,不參與政務。

    到了福建路,廣南東路才知道,守江山並不簡單。

    自己在山東時候能應付下來,是人家李敬,關勝和陳卓,周寧,黃燦他們已經把山東兩路梳理的很好了。

    如今廣東從經略安撫司,到船舶司,整個官場都爛透了。

    她甚至想提名一個駱貞貴的替代者,都不知道該提名誰。

    壓力很大,要知道大宋如今能守住黃河防線附近,趙桓執政期間,提拔使用了宗澤,陳過庭,劉韐,張叔夜,李敬,關勝等一大批新銳幹臣功不可沒。

    汴梁城頭大批發進士出身。

    說眼光獨到也不為過。

    就官員的使用,她想問李敬,又不好意思開口。

    她甚至想問問沙班達爾制度下的環南海各重要港口是不是跟廣州港的番人一樣無能。

    好在還有李清照,心裡的難題可以問李清照。

    李清照也很困擾,擔心南洋的番人實力太強,惹了以後還能跟金人勾結起來,夾擊山東。

    她非常想這些番人在南洋各港口的實力。

    趁著負責審訊的李芘和稷下學宮學子沒有來,李清照親自查閱了李敬麾下各營對抓捕的部分海商的審訊記錄。

    當她得知南洋都是一些島嶼國家,實力並不強大的時候。

    忍著沒有親自去提神人犯。

    卻把李敬逮出來了問了一個明白。

    “敬兒,你對此次南洋作戰報什麼樣的期望,或者說你準備打到什麼程度?”

    “姑姑放心,此番南洋作戰,我們只是仿照金狗攻陷汴梁,對各港口的財富洗劫一次,順便弄點軍糧,抓點俘虜,順便幫助一些被壓迫的宋人,至於派兵攻佔,明年打完金狗再說!”

    李清照鬆了一口大氣,她也覺得李敬的設想是有道理的,占城這些地方,稻米一年都是三熟,田裡,倉庫裡米都爛了也沒有人管,當地人隨便上山就能弄到吃的,根本不為餓肚子操心。

    從長遠看應該佔領了,當前不合適。

    她也看出來侄兒的想法了,先搶一次,等你恢復恢復,再搶一次。

    然後根據對方恢復的情況決定是不是要派兵佔領進行開發。

    “我聽商人說,南洋的叢林還是很可怕的,蚊蟻蛇蟲都很可怕,很容易招惹瘴氣和瘟疫,你要千萬記住,打港口就可了,遇林莫入。”

    李敬看著她擔心的樣子,不由的笑起來,挺佩服姑姑的,無愧千古才女。

    從自己派人審訊的記錄中,大概就猜出了南洋諸島的可怕之處。

    “姑姑放心,不僅佔城,三佛齊那些港口跟廣州的港口差不多,連西洋的港口,也差不多,你看看廣州的番人商船,戰力比義軍都不如,五十條商船也不是成都號戰艦的對手!”

    “反正記得就攻佔城市和港口就好了,糧食和金銀,人口都不強求,廣州受刮的錢財夠北伐用了,糧食山東不夠可以從襄陽調運,人家趙不試專門在襄陽組織糧食生產呢!”

    李敬覺得有些好笑。

    輪詩詞,姑姑冠絕兩宋,可是輪打仗,後勤,她就想當然了。

    宗帥在汴梁的義軍幾十萬,加上河東的兵都超過百萬了,就大宋這點生產力,這點畝產量,光京西兩路和襄陽部分地方怎麼可能養得起。

    江南富庶之地的糧食馳援,山東也不支援他,不盡快北伐,宗帥都會撐不下去的。

    “對了,廣南這裡,我們離開了,派誰替代駱貞貴經略安撫廣南東路合適,誰又來負責船舶司?”

    “李光有勇有謀,他又是南方兩浙人,相比北方人更適應廣州夏天的氣候,是經略安撫司最佳人選,不過這個要娘娘親自給李光說,別讓人家以為是流放嶺南了!”

    “船舶司呢?”

    “林正風或者韓羽留一個下來!給他們撥兩條蒸汽軍艦,組建大宋南海海軍,打打海盜練兵,跟把福建路沿海的海盜一起給靖了。”

    “他們能願意?”

    “他們說說清楚,明年登州下水的新船,優先配給南海,再說,大宋文貴武賤,都統才幾品官,轉文職管船舶司賦稅一下子晉升那麼多。”

    李清照嘆了一口氣,即便是把李光和林正風留下來,廣南東路這個黑洞還是要填進來很多官員。

    大宋朝這個流放制度,誰到廣南來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只有等陳卓,李芘,周寧等人到了,看看怎麼調派人手先把框架穩住,原來的官吏能不用盡量不用。

    總的來說,人才奇缺,官員奇缺,連宗澤都盯著稷下學宮的學子,臨走時候兩次三番提醒皇后,這批的不夠,下批的多派點到汴梁和京西兩路。

    這麼突然的拿下福建,廣南東路兩路,如何管理還真是急不得。

    “娘娘還想問你,大宋朝山高皇帝遠地方很多,廣州這種官員勾結的窩案肯定不少,如何能避免任命的官員再次發生這種事情!”

    “這個根子在儒家身上,所謂的代天子牧民,本身就把官家,朝臣,士大夫放在百

    姓的對立面上,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出身時候誰也不比誰多個零件?誰牧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