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亂彈琴 作品

187.特想要孩子

    她不屬於有具體事務的普通管理層,留在公司裡,其實也沒什麼事兒幹,就是等著周大林回來的。

    接下來的時間,她大部分都在那個小城裡不回來,只周大林一個人開了那部租來的車子來回趕,這樣減少兩個人共同露面的機會,更不容易被狗仔隊撞破。

    聯合影視已經不是小公司,劉編手底下,是有一個創作團隊的,不下十幾個文字功底頗高的寫手。

    只是創作故事詳細脈絡,組織大綱,就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三個人弄出大致故事情節來,手下創作團隊還得發表意見。發現漏洞,或者感覺劇情發展下去,不能吸引觀眾眼球,就得推倒了重新再來。

    一個月之後,創作團隊才把一個詳細的故事大綱拿出來。三個人又圍繞著這個大綱商量了三天,這才算正式定稿。

    然後,就是分劇集,把創作團隊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寫劇集的某個部分,要進行分工。

    這創作團隊裡的寫手,有擅長寫感情戲的,也有擅長寫故事轉折的,還有對佈景,場景特別有想象力的,得各盡其責,才能把整部戲給弄得儘量完美。

    寫出一集來,劉編就拿了本子過來,三個人再一起商量。當然了,有了劇本了,黃導的意見就是主流,因為他將來要具體去拍這部戲。

    現在,黃導也不會像過去導斯文敗類一樣,集集都親自操作。他現在是總導演,並不親自下手導戲,手底下六七個副導演,他只是做個總的指導。

    把鏡頭都分解開,好幾個導演同時開機,這效率也就快多了。

    這也是公司化管理的好處。

    有了故事大綱,分了劇集,大家各負其責,進度就開始加快,幾乎兩三天就可以出一集劇本。要不是黃導精益求精,要求對每一集劇本重新進行討論,估計進度還快。

    夏天過去的時候,黃導已經組建劇組,招兵買馬,正式開拍了。

    於曉萱要進劇組拍戲,他們再待在一起,就不合適了。三個月的相聚,對他們來說,已經很奢侈了。

    這時候,程曉的預產期也快到了,周大林就跟大家道別,返回了省城。

    出來的這些日子,他每天都會抽時間和程曉通電話,知道她平安無恙,才會放心。

    程曉告訴他,她媽學校放了暑假,就來省城照顧她了。有吳英天天陪著程曉,他也就放心了,只是囑咐程曉,不要把自己吃的太胖了。

    周大林回來,吳英也正好學校開學,要趕回臨水去。

    自己事情太多,不能陪在程曉身邊,讓岳母扔下岳父不管,跑來省城照顧閨女,周大林就覺得挺不好意思的。

    吳英卻告訴他,老程不用別人照顧,現在活的可帶勁兒了。

    原來,趙世豪這傢伙,又想出一個法子來,把客運生意,一下子就擴大了一倍,老程開始掙大錢了。

    二十一世紀初,正是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南北交流愈發頻繁,來往的旅客天天把長途汽車站給擠的滿滿的,只要你有大巴,有線路,那就是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