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必不行

“對喲。”方文玉說道:“恐怕這才是曹操鐵鎖連船的目的,的確是快速打造水寨的好方法,曹操是聰明的軍事家,要是徐庶純粹瞎忽悠,他也是不會聽的。”





“然而細節決定成敗。”周至點頭:“徐庶沒有告訴他兩個細節,一是這樣的水寨需要建立對抗火攻的前哨防線,需要有攔截敵人火船的措施。二是水寨灣子裡邊的船不能太多,需要留夠充分的避火空間……”





參考著實際地形覆盤“鐵鎖連橫”之計,大家才發現曹操其實一點都不傻,這麼搞的確是建立水寨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他只是不熟悉南方水戰,忘了派出斥候警戒給人偷了雞,架上沒人提醒他,需要再寨子外頭再拉一條鐵鏈,製造出“水上隔火帶”而已。





補上這些細節後,大家現在算是明白歷史上的濡須口火攻,到底是為什麼能夠成功的了。





“所以旅遊還是得有導遊。”劉濤笑道:“肘子當真是厲害,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但是詩歌還是沒寫出來。”熊嬌其實挺為自己這個好朋友驕傲的,但是還是忍不住打趣:“肘子你看,那邊還有黃山谷的題字呢。”





這裡的山口石壁上,有兩個更大的楷書大字,正式“鎖江”二字,邊上還有兩個小字,寫著“山谷”。





周至心裡邊已經斷定這倆字百分之八十不是真跡,這裡的江岸是砂石的,砂石本身容易風化,九百多年前的字跡怕是保存不了這麼完好。





其次就是書法風格和黃庭堅的真跡不一樣,雖然兩者都是脫胎於顏體,但是黃庭堅的大字是有真跡流傳於世的,那就是著名的《水頭鑊銘》。





《水頭鑊銘》裡,黃庭堅在寫橫折的時候,手腕必然會帶動筆鋒做一個拖轉的動作。





而這個鎖江的“鎖”字,其橫折筆畫是先寫橫,再提筆離開紙面,調為中鋒直寫豎筆,非常不符合黃庭堅的風格細節。





這是最顯著的地方,其餘還有不少細節,都存在疑點。





不過看樣子熊嬌和劉濤的樣子,是已經把自己當做宜州土著了,他們非常為黃庭堅驕傲,周至也就不好說這字更有絕大可能,是後人偽託山谷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