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八十五章 嘉靖青花


  吃過宵夜周至搶著先把錢給了,然後大家繼續回程,將近十點,周至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裡周至就開始收拾東西,接下來的行程又是緊湊安排。

  之前和費經理約好要去一趟首都的,剛好和現在這事兒接上了,因此不少東西要提前打包。

  聽費經理說蜀都的“市民拍賣會”辦得熱鬧,工美的文物價格太貴不適合上那種會,幾場辦下來竟然有缺貨之憂,費經理給周至來了電話,要他弄點貨源上去。

  周至現在通過自己的渠道,城裡是四表舅,鄉下是五舅家蘇紫峰和白米鄉老楊頭,也在收東西,一年下來又積累了不少。

  周至的專精是瓷器和字畫,外加文玩雜項,剩下的玉器、銅器、道光以下官窯器、明以下民窯瓷器,還有些近代的瓷板畫,jdz彷古瓷器,小金銀器之類,周至準備清點一批出來讓費經理代銷。

  這裡邊其實也有不少精品,不過對於周至來說已經屬於“看過即擁有”的行列,不值得收藏了。

  只有一套嘉靖青花三陽開泰高碗,周至實在是捨不得,欣賞了半晌,又給塞了回去,決定收藏起來。

  甚至在心裡暗下決心,要將嘉靖青花收藏搞出一個專門的門類來。

  如今說起明青花,必然就是永宣。

  的確,永宣青花代表著中國青花瓷文化的最高峰。

  而到了嘉靖朝,國力大衰,國家已經無法支持官窯燒造,於是採用了變通的法子,施行“官搭民燒”制度,讓民窯幫助官府燒造器物,成為“欽限器”。

  反而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樣的操作方式,讓之前一直掌握在官窯的一些技術秘密洩露到了民窯。

  結果就是嘉靖民窯的技術水平和官窯迅速接近,一些燒造工藝精湛的民窯青花器皿,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了官窯的水平。

  這是一個巨大的價值窪地,現在就連道光以後官窯瓷器,在幾年前還作為購買三代官窯瓷器時,買一送一的“搭頭”,民窯瓷器那就是上不得檯面,只能在類似工美“市民拍賣會”上流通的物件兒,便宜得不能再便宜。

  就算是到了幾十年後,歷代民窯瓷器,依舊價值低廉,但是在官窯瓷器流通量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市場急需挖掘出一種瓷器來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