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十四章 同志

    乾爹嘴裡的那段歷史,和外婆嘴裡的,有些不一樣。

    更加的全面,更加的詳細,還引入了後來對那段歷史的評價。

    這是一次真正的教育。

    等到中巴車再次回到大隊,一行人回到新屋基,前來拜望的人已經走得差不多了,除了么房本支的幾個老長輩,還繼續陪著外婆說話聊天,以及偶爾後來的族親,已經沒多少人了。

    聊天的地點,也已經換到了堂屋裡。

    堂屋很大,東西很多。

    左手靠牆是兩個巨大的席子圍起來的穀倉,裡邊盛著兩倉稻穀,差不多過了三千多斤。

    另一面牆邊,則是一個紅薯堆成的斜坡。

    而掛在牆中間的神龕排位的下方,香案的底下出來,則是周至早就垂涎欲滴的大沙土蘿蔔。

    那些蘿蔔大的一個有三四斤,好些拔出土的時候就已經裂開了。

    紅薯的個頭也不小,這間堂屋現在其實不得不充當著倉庫的功能,整個大房間小一半面積,都被這三樣東西把地面堆滿了。

    五舅之前是赤腳醫生,現在雖然這個稱呼沒了,但並不是說活就沒了。

    另外鄉上還有個集體的酒廠,在古井鄉五舅也是能說會道,去縣裡培訓過好幾回的人,因此也成了銷售員,幫著跑業務。

    農活主要就是五舅媽帶著兩個兒子在幹。

    如今的城鄉差別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雖然三提五統越來越重,但總體來說,在夾川這個地方,農村直到現在,還基本享受著包產到戶的紅利。

    糧食生豬第一大省,現在還是蜀川省,主要都在農村家庭散戶的手裡,那可也不是浪得虛名。

    五舅媽帶著三姐還在廚房那邊忙活,臘肉和蘿蔔湯的味道已經傳了過來,勾起了周至的饞蟲。

    五舅家的大黑狗到現在才敢露頭,對著大石田坎上過來的人汪汪叫。

    “黑牛你不認識我了?!”周至喊了一聲。

    黑牛似乎認出了周至,轉身朝屋後的柴山上跑去了。

    “黑牛還認識親密戰友。”五舅本來是出來招呼狗子的,卻見它已經跑了,就順便笑話周至。

    “早期階段,隊伍裡還是存在一些內部矛盾的。”周至咧著嘴笑:“畢竟人到籬笆高,狗也吃不消嘛。”

    五舅哈哈大笑:“這話你現編的吧?快,快進堂屋坐,這才感覺一轉眼,青勾子娃娃成作家了啊!”

    工作組的組長進了門,坐下來第一句話就是:“巧苓同志,你說的那包裹……在什麼地方?”

    外婆看向牆上的神龕:“就在牌位下頭。”

    那個神龕很大,一看就不是才做出來的東西,那是蘇家么房祭祀祖宗,存放牌位的地方,在周至眼裡,那是一整個由香樟木製作的大開門三間半邊房的精美模型。

    “這是我么房的老東西了,後來不讓掛,我媽就給藏到了柴房裡邊。”五舅補充道:“去年才翻出來,洗刷乾淨重新掛上的。”

    “媽,你說牌位下頭有什麼東西?”

    “你么爸留下的東西。”

    “哪一房的么爸喲?”

    “你都沒見過,三房那邊的么爸,出去躲爛命的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