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採臣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十六道聖旨

    十六道聖旨之中,只有最後一道看起來不值一提,免去五城兵馬司董、梁兩位副指揮使職務,絕口不提姓梁的何去何從,董三思則看似被委以重任,遷正五品雲州將軍,將軍府就在百花山莊七十里外的麗水城。

    江湖上有句話,叫做亂拳打死老師傅。

    元璽皇帝這一連串讓人目不暇接的旨意頒佈出來,偌大保和殿上鴉雀無聲。

    御史臺那些以往恨不得能以忠言力諫而死於廷杖之下換一個百世流芳名聲的言官,像是提前有過商量一樣全部閉嘴,有生之年終於得穿正三品絳紫官袍的紀箴咬了咬牙,剛想出列跪拜,就抬頭瞧見了身穿蟒袍站在御階上的吳廷聲正面帶冷笑俯視著文武百官,登時心裡一驚,低下頭暗自嘆了口氣,默然不語。

    十六道聖旨之後,元璽皇帝根本不打算給眾人指手畫腳的機會,徑自退朝離去。

    楊之清起身率先喊了聲恭送吾皇萬歲,幾家歡喜幾家愁,各懷心思的百官躬身退出保和殿,走在最後的首輔大學士邁出殿門時踉蹌一步,緩緩回頭,目光尤為複雜地看向龍椅上高懸的那面題著日破雲濤四個大字的牌匾,太祖皇帝墨寶,晦暗無光。

    正中間,一道好像比之前更長了些的裂紋觸目驚心。

    眾人在龍吟營親軍將士冰冷的眼神中走出宮門,車伕剛要扶著身披輕裘的楊之清跨上車轅,就聽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走來,腰間懸著一塊羊脂美玉的蔣之沖走到近處,“楊公留步。”

    楊之清已經邁上車轅的一條腿又放下來,揮手讓車伕稍候,拱手道:“蔣公,有事?”

    蔣之衝臉上帶著濃濃笑意,拱了拱手道:“先恭喜楊公晉爵平安侯。”

    首輔大人環視四周,見不少官員都駐足在宮門外竊竊私語,已經有人朝他所在的位置投來探詢目光,皺了皺眉,平靜道:“皇恩浩蕩,非楊某之功。”

    蔣之衝輕笑兩聲,“楊公得此爵位是實至名歸,何必自謙?蔣某沒有別的事,昨日得了一斤多從海州送來的上好陳皮,記著楊公好這一口,就琢磨著借花獻佛,還請楊公笑納。”

    他只說借花獻佛,卻兩手空空。

    混跡朝堂大半生的楊之清當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稍作猶豫就點頭道:“蔣公一番好意,老夫受之有愧,如此就先謝過蔣公。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蔣公若是有暇,不妨去寒舍泡上一壺,你我二人品一品滋味。”

    蔣之衝等的就是這句話,聽楊之清不再自稱楊某而是換了以老夫兩個字自稱,立即笑道:“之衝正有此意,叨擾楊公。”

    兩駕馬車一前一後離開宮門,往烏衣巷駛去。

    今年兵部衙門出了兩個平步青雲的人物,先是蕭靜嵐一入仕就有從五品員外郎官職,隨後幾個月屁股還沒坐熱,就又升遷為正四品龍吟營主將;再是老尚書邱介彰告老之後,由左侍郎升任兵部堂官的衛成靖,今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加封鎮國公陳無雙辭而不受的武英閣大學士。

    此時的衛大學士孤零零站在宮門外,看著楊之清馬車離去的方向怔怔出神,良久才冷笑一聲,跨上馬車灑然離去。

    新任戶部尚書古正明還穿著正三品左都御史的官袍,胸前的孔雀補子明日就可以換成錦雞,滿面春風拉住王宗厚,不知在說些什麼,王大人卻面無表情,他說半天才答一句,顯然心不在焉。

    很快,逗留在宮門外或喜或憂的眾人,就見著數十名雙袖各自繡著一叢火苗的勁裝修士從威嚴宮門打馬而出,腰間不管佩刀還是佩劍,柄上都繫著一條扎眼的明黃色綢緞,趾高氣揚精神抖擻,看也不看旁人一眼,為首一人做了個簡單手勢,就分別往不同方向快馬而去。

    王宗厚眯了眯眼睛。

    古正明卻笑道:“先帝調教出來的密探,看起來可比司天監白衣玉龍衛氣派。”

    王宗厚笑了一聲,更像是嘆息,拱了拱手轉身就跨上馬車,直到挑開窗簾見馬車已經快到府邸,心裡才慢慢平靜下來,輕聲吩咐車伕道:“先不回府,去崇文坊也好、白獅坊也好,揀著熱鬧地方轉一圈。”

    車伕答應著掉轉馬頭,想著白獅坊熱鬧歸熱鬧,老爺穿著一身官袍去流香江畔總歸不太合適,有失正一品重臣的身份,就自作主張往崇文坊緩緩行進,在王家府上效力多年,他很清楚自家大人有個習慣,有想不通的事情時就愛往人聲嘈雜的地方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