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採臣 作品

第一九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

    不由自主停住腳步微微思索,或許自己腳下的路沒走錯,以神識在藏劍無數的劍山主峰中找焦骨牡丹的路子卻錯了。劍山的靈性大多受前任主人劍意日積月累的滋養而形成,如此說來,那柄要找的劍若是靈性還沒有徹底消散一空,就一定還殘存著逢春公的氣息。既然這樣,那麼能跟它靈性最為契合的,當然就是修習過天香劍訣修士的劍意。

    好巧不巧,背熟了花扶疏那本冊子內容的白衣少年,所生出來不破不立、另造乾坤的劍意恰好跟天香劍訣極為匹配,在劍山上不能輕易動用真氣和御劍法門,裴錦繡卻沒說過不能用劍意。想明白這一節,陳無雙立即就有了信心,心神一凝,穀雨跟墨莉兩個修為不低的六品劍修立刻就察覺到,一股生機盎然、朝氣蓬勃的劍意從他身上蒸騰瀰漫。

    託著銅缽跟在三人身後的法善和尚頓時如沐春風般面露喜色,“花開見佛。”陳無雙輕笑一聲加快腳步,調侃道:“見佛不如見我,公子爺長得可比你家肥頭大耳的佛祖看著讓人歡喜。”大周自從開國以來就立下規矩,白馬禪寺歷任住持都有加封國師的殊榮,民間信佛敬佛的善眾人數極多,甚至京都裡家家戶戶都供奉著佛祖、菩薩雕像,每日早晚上香、逢節上供。

    不知從哪裡傳出來為佛造像乃是功德無量之舉,十四州境內的匠人或以美玉、名貴木材精雕,或以熟銅、純金鑄造,所作的佛像不計其數,宮裡更有幾位聞名遐邇的畫師最擅畫此類題材的作品,同樣是靠手藝吃飯,得來的名聲卻遠比繪製春宮圖的好上百倍。

    司天監的珍藏中就有一尊紫檀鑲嵌羊脂美玉的六尺來高佛祖造像,額寬面闊寶相莊嚴,一手在衣襟半掩的胸前做拈花狀,一手在盤起來的雙膝上結普度印,含笑垂著眼瞼俯視眾生,確實是一副肥頭大耳的模樣,陳無雙小時候每回見到都還虔誠地雙掌合十行禮,自從陳仲平把空相送到鎮國公府上給少年治眼的藥都扔進潭水裡餵魚,他就再沒把從未顯靈的佛祖當回事,言語中經常調侃譏諷,甚至年歲稍長後拎著酒罈坐在其面前喝了個大醉。

    其餘幾個和尚都稍顯不悅,法善倒沒有出言斥責他膽敢在僧人面前出言無狀,反倒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道:“佛祖是願意見見無雙施主的,小僧跟隨空法師叔出寺的時候,敝寺住持再三囑咐過,佛祖與施主緣分不淺,須得敬你如敬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