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 作品

第96章 第 96 章

    眼看事情是無法收場了,黎家宗長只好和黎夫人商量,“罷了罷了,快寫放妻書,和離就是了。再這麼鬧下去不單二郎毀了,連大郎都會受牽連,將來日子還過不過了?”

    那廂太夫人不願意留在這裡了,吩咐張秩夫婦:“這件事交由你們處置,孩子我先帶回去,今日經了這番折騰,我怕她身子撐不住。”

    張秩和淩氏應了,留下赫連頌陪同,肅柔也跟著一起回了張家。

    從門內出來,見黎家大門外早聚滿了看熱鬧的人,大家紛紛搖頭,“這黎二郎倒是長情,既長情就不該說親事,白白坑害人家姑娘……”

    張家人始終不發一語,僕婦上前將人攙扶進馬車內,晴柔到這時才緊握肅柔的手,嘶啞道:“二姐姐,我做到了。”

    肅柔不由鼻子發酸,頷首道:“好樣的,我先前還怕你被他們說動了,答應再給黎二郎機會,好在你看得清,沒有讓他們得逞。瞧瞧黎家那做派,今日敷衍住你,明日你還得過那樣的日子,黎舒安是不會變的。”

    太夫人也來寬慰她,溫聲道:“這樁婚事一直讓我很不放心,只可惜大婚之前沒能阻止,白讓你受了這場委屈。現在好了,總算從渾水裡脫身出來,一切大可以從頭開始。日後有好的,再尋個可心的郎子,若是沒有好的,就在家一輩子,你那些兄弟們哪個都不會慢待了你,你只管放心。”

    晴柔點頭,哭著撲進祖母懷裡,才知道平時不敢去刻意親近的長輩,一直都疼愛著自己。

    馬車慢慢走過御街,終於回到張宅,候在門前的婆子把人迎進去,復又請了大夫來給晴柔診治。大夫細看之下沒有大礙,給開了消腫潤嗓的藥,囑咐多多飲水多多休息,就行禮告辭了。

    今晚註定不太平,大家在上房等著,等了足有兩個時辰,張秩他們方回來,帶回了放妻書和三年衣糧貼補。一場婚姻就這樣結束了,雖說張家是佔了上風,但最後並沒有真正的贏家。黎舒安的前途毀了,將來也只能在不入流的衙門謀個小吏的差事,晴柔呢,好好的姑娘再覓良緣也是二嫁,比起頭婚來,終究差了點意思。

    肅柔和赫連頌從歲華園退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夜半時分了,因第二日還要上朝,不能留在張宅過夜,只得趕回嗣王府。

    鬧了好半日,精疲力盡,肅柔靠在他肩頭,閉著眼睛說:“事情總算解決了,可細想之下毫無歡喜之處,反倒窩囊得很。”

    赫連頌攬了攬她,“現在難受一陣子,好過將來難受一輩子。你且等著,等我過幾日給三妹妹做個媒,他黎舒安不屑和我做親戚,自有人搶著和我做親戚,日後三妹妹再尋個好姻緣,氣死他!”

    肅柔失笑,“王爺也打算給人保媒了嗎?”

    他說:“那不是自己人嘛,總不能讓三妹妹憋屈一輩子。只要三妹妹願意,別說給高官續絃,就是給人做正室夫人,也不是難事。”

    肅柔來了精神,“上四軍有合適的人選嗎?”

    赫連頌說當然,“全軍上下都是男人,有出身將門的,也有靠自己一步步爬上來,軍功赫赫的將才。”

    肅柔遲疑,“爬到高位的人,想來年紀都不小了吧!”

    “有兩個都虞侯,也就二十出頭。”他說著笑了笑,“你別急,等過幾日我去軍中探聽探聽,說不定還有更好的。”

    肅柔道好,第二日五更送走赫連頌,便又回張家探望晴柔。晴柔這回經受了打擊,顯見地精神不好,姐妹們都來安慰她,連綿綿也趕了回來,驚歎著:“外面消息已經滿天飛了,姜嬤嬤一早進來回話,我還不信呢,原來竟是真的!”邊說邊叫好,“我早就看那個黎舒安不順眼了,一副道貌岸然的做派,卻連做人的信義都沒有,三姐姐不休了他,還等什麼!我告訴你,這種一根筋的人最可怕,他今日對俞四娘子至死不渝,過兩日要是發現一個和俞四娘子長得像的,說不定又把一腔真情傾注到人家身上,你是鬥完了死人鬥活人,簡直沒完了。”

    話雖在理,傷心事也不必重提了,大家讓晴柔先歇著,一行人挪到外面廊亭裡說話。

    肅柔問起綿綿家中怎麼樣了,綿綿得意地說:“昨日把銀子分發給她們,一個個都高興壞了,直問還能不能追加本金。我自然說能,加得越多利錢就越多,結果我那婆母真是個妙人,衝我說‘好兒媳,你原要給我那五萬兩,就替我投進去吧’,險些沒把我氣死。”

    大家都嘖嘖,遇見這樣的婆母,實在是令人無奈。至柔問:“表姐是怎麼答的?”

    “我就說我手上沒有多餘的錢,誰知我那婆母又說,‘那就將你已投的份額,劃五萬兩到我頭上’,世上竟有這樣不要臉的長輩,一毛不拔就想賺錢,這是拿我當傻子了。”綿綿氣哼哼抱著胸道,“好在我不吃那一套,還沒等她說完,我就推說有事走開了。我同你們說,要不是看宋郎子人不錯,我也想像三姐姐一樣和離,讓宋家把錢全還給我。”

    可是和離這種事豈是能夠湊趣的,肅柔道:“當初祖母給你們合庚帖,就說雖有小坎坷,夫妻之間情分還是有的,為了他家裡那些上不得檯面的事鬧得夫妻生分,倒不好了。”頓了頓又問她,“宋郎子知道他母親一再和你要錢的事嗎?”

    綿綿說知道,“前頭二十萬兩他不曾說什麼,後來又要五萬兩,連他也氣不過,跑到他母親跟前說要捐官做,讓他母親給他八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