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 221 章

    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 連跌五個品級,調入國子監“打雜”,這可比罷官還要難受些, 足以見得皇帝對上下勾連、包庇是無容忍的。

    右副都御史道官出身, 被貶卻不敢出言辯解一二, 一時眾人瞭然, 恐怕這份責罰並沒有冤他。

    皇帝私底下是不是早調查過,誰又知曉呢?

    辯是辯不過裴少淮,皇帝又表了態度,本還蠢蠢欲動的堂上官們不敢輕舉妄言, 生怕辨著辨著自個的官也沒了,多年經營一場空。

    遂一眾官員們目光投向幾位內閣大學士,內閣身為百官之首, 對於朝廷政務擁有票擬權, 對皇帝的決定還能牽制一二。眾言官們已無力再辨, 只能寄希望於內閣了。

    而內閣中,張閣老、徐閣老顯然是站在裴少淮這邊的, 由此便只剩下胡祁為首的三人。

    這意味著, 這場廷議到了最後環節。

    一片靜聲中, 東閣的高閣老踱步出列, 他身穿古玄端服, 衣織雲紋, 頭戴忠靜冠, 神態嚴肅,不露一絲慌亂之意, 甚有大學士的氣場。

    閣老發聲, 自不會像其他言官那般浮於表皮, 只聞高閣老沉聲道:“裴郎中不愧為朝中後起之秀,博聞強識,精於辯駁之道,指出了京察中的許多紕漏。陛下,老臣有幾個問題想問裴郎中。”

    “精於辯駁”的語氣,聽著更像是在說“善於狡辯”。

    在他看來,裴少淮指出的不過是紕漏,而非弊端。

    皇上道:“準。”

    裴少淮亦道:“高閣老請問。”

    “京察中,你可知吏部居於何職?”“奉皇上之命,協同四方,居於主辦之職。”

    “你又可知都察院居於何職?”“全程監督,檢舉不公之舉。”

    “那六科十三道這些年輕官員呢?”“初生牛犢,率真直言,以下制上,可防權柄遮天。”

    問罷,高閣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彷彿在諷裴少淮還是太過年輕。

    高閣老言道:“太·祖有言,朝廷監察應是‘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維’,遂開設六科十三道,此後朝中諸多大事,再少不得‘監察’二字。京察亦是如此,吏部在於‘辦’,各部在於‘審’,言官在於‘議’,都察院在‘督’,天子在於‘決’,如此一套‘審、議、督、決’的章法已運行百餘年,不說紋絲不漏,卻也是前後銜接、相互制衡,豈是說改就改的?裴郎中既然知曉箇中環節、各部要職,緣何敢提如此荒謬的諫言?莫非是看事情只看其表,卻未曾思量內裡的牽扯聯繫?”

    高閣老朝皇帝拱手行禮,言道:“稟陛下,老臣以為,京察之法雖有紕漏,只需稍加彌補即可,不能莽莽然改法,動了大慶的根基。”

    這一番話,先是祭出太·祖之言,後說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可見閣老不是吃素的。

    老刀鋒芒畢露。

    眾言官們心裡歡喜,皆以為事情來了轉機。

    高閣老還是高興得太早了些,只見裴少淮從容自如,並.52ggd.未直接辯駁,而是反以其道還其身,言:“陛下,微臣亦有幾個問題請教高大學士。”

    “準。”

    “敢問高大學士,京察之事,為何不可一人或是一家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