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第 218 章

    家風好、疼惜人、又長進,這樣的姑爺誰能不滿意?

    ……

    ……

    在家略休整幾日後,裴少淮便奉旨上任了。

    吏部衙門在午門內,隔了箇中庭,對面便是武英殿、文淵閣,與皇帝辦公的乾清宮相距不遠。

    如此一來,皇上再想找裴少淮議事,可就近多了,簡直是隨叫隨到。

    裴少淮上任第一日,考功司的官吏皆到門前相迎,有員外郎兩人,六品主事兩人,未定職的觀政士四人,以及國子監前來歷事實習的監生、□□品的小吏若干。此外,王高庠又從吏部文選司、稽勳司調了兩名主事過來協辦。

    衙門不大,人倒不少。

    考功司裡又專程留了一套衙房,名曰“京察房”,裴少淮的工位便設在這裡。

    一眼望去,這些個下屬們,小的三十多歲,年長如員外郎的,則已過五十,個個都比裴少淮年紀大。

    裴少淮未定職前,他們必定不服裴少淮當他們的頂頭上司,可一旦塵埃落定,他們又變得服服帖帖、恭恭敬敬,不敢得罪。

    對照著名錄簿子,裴少淮逐一認識後,他便讓眾人散退了,只留下了一位苗主事帶他熟悉熟悉考功司的情況。

    他重點看了考功司檔案館,這裡存放最多的,便是歷年京內外考滿、廷推薦文和京察的記錄。

    苗主事三十五六歲,是給裴少淮打下手的,他原想著,這位新上任的裴郎中轉一圈考功司後,必定會去一趟王尚書和兩位侍郎的衙房,稟報一二,親近親近關係。

    誰知道,裴少淮瞭解考功司佈局後,便回京察房坐下了。

    “裴郎中。”苗主事猶豫問了一句,“您不去王尚書那兒坐坐?”

    裴少淮自然不是不懂這些官場禮節,但這一回,他是奉皇帝之命辦事,若真把自己當作吏部尋常下屬,這事就辦不成了。

    他應道:“京察事大,現以大事為重,王尚書的茶,什麼時候去喝都不遲。”

    苗主事倒吸一口冷氣,頭一回見下屬給尚書“下馬威”的,還這般年輕。

    “對了。”裴少淮吩咐道,“把前兩屆京察的資料找出來,本官要翻看所有的考語和訪單,另找幾個善謄寫的小吏過來,替本官掌記謄抄。”

    “考語和訪單早已梳理裝訂成冊,下官這便給大人取來。”苗主事退下。

    看這架勢,這位裴郎中上任頭一日就要開始做事了。

    不大一會兒,京察房裡各書案上便擺滿了泛黃的簿子,滿屋浮著些塵土味,人也已安排到位。

    所謂“考語”,便是京察堂審那一日,受審的京官過堂以後,他們的頂頭上司會同吏部、都察院給出的考核意見,評述此人為官如何,是去是留。

    而訪單分為“署名訪單”和“匿名訪單”,由考功司把訪單分發給不定官職的人,令他們對某某官員做出評價,以此作為參考。

    署名訪單由衙門正官填寫,匿名訪單填寫人則不盡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