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 216 章

    皇帝句話, 顯然不只是說與那位冒頭諫言的官員聽的,而是告知廷下諸位——有這閒心“挑剔”京察考官,不如回去好好準備。

    廷下頓時寂靜無言。

    “還有。”皇帝又言, “這次京察的自陳疏,就莫要再搞從前那一套了。”

    正四品及以上的京官大員,大多位高權重, 在六部九卿中擔任要職,常常在皇帝跟前露臉、議政,皇帝對他們亦有所瞭解。這群人自不可能像五六七品的小官一樣,巴巴地參加堂審。

    還有翰林院裡的諸位學士, 他們身為清華之選, 職責在於論思論學問,而不在於功績作為, 所以也不參加堂審。

    京察時, 這些人只需向皇上呈自陳疏,陳明各自功過即是。

    經過前輩們的“探索”, 自陳疏有一套路, 分為這麼幾步走:

    首先自報家門、官職、履歷, 若是天子身邊的親密之臣, 則可省去這一步。

    隨後,謝天子恩遇。以往, 便有那善拍馬屁者,在此處鴻篇大論,譬如什麼“臣草茅賤士,逢天恩入仕三十餘載”、“聖恩難表, 雖隕首糜骨亦無以為報”, 這都不算出奇。

    緊接著, 甭管官做得好不好,先猛地來一句“臣為官不職,效績靡存,乞賜罷黜以肅察典事”——老臣做官做得很爛,請皇上罷了老臣的官職。或者乾脆假說自己年老力窮,今年四十有五,落二齒,已經不堪重任了,賣一把可憐。

    卻筆鋒一轉,開始談這個官職是何等何等重要,大抵就一個意思,少了這個位置上這個人,朝廷就不能轉了。進而引出主題,“臣願罷官讓賢,肅清仕路,令能者當之”,表一表博大的胸襟——老臣愚鈍了,不能勝任這般重要的官職,還是讓更厲害的人來當罷。

    至此,一篇“規範的”自陳疏才算完成。

    不難看出,這樣的自陳疏實屬官樣文章,分明是披著“訴不職”的皮,言說這個位置離了自己不行,讓皇帝下筆批言挽留。

    能得皇帝挽留,這面子可就大了。

    所以說,六年一度的京察大計,是四品大員們施展演技的時候。

    而今年,皇帝當庭說“莫要再搞從前那一套了”,想來是不想再讀官樣文章,希望能從自陳疏裡看到些實質的內容。

    至於要寫成什麼樣,寫多長,皇帝卻沒有明說,只留眾位臣子面面相覷,各自琢磨著。

    “若無疑議,退朝。”皇帝言道。

    今日早朝開了一個多時辰,此時殿外早是豔陽高照,深秋暖陽。

    皇上進兩步、退一步的做法,堵住了百官們的悠悠之口,也絕了胡首輔企圖買苦肉計的路子。

    王高庠雖達成了目的,把裴少淮拽進了詹事府、讓其成了太子近臣,卻高興不起來。

    一個斂都御史,糾劾百司辨明冤,肅清紀綱佐天子,都察院與吏部又相互掣肘,這樣的一個官員,豈是他輕易能壓得住的?

    那身兼的少詹事,倒更像是皇帝賜的隱形令牌,使得裴少淮得以自由進出詹事府,介入東宮事務。

    王高庠屬實是失算了。

    再者,皇帝這般安排,對東宮、對詹事府、對太子身邊的三公三孤,究竟是個什麼態度,也頗值得玩味。

    王高庠散朝往外走,思索得深失了神,兵部尚書陳功達喊了他好幾聲,他都沒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