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 213 章

    有利可謀則為肥差, 個個趨之若鶩;無利可圖則糊弄做事,嗜睡如豬。這便是底層小吏的真實心思。

    放大到朝廷裡,損了利益的達官豪貴們,可不止“糊弄做事、嗜睡如豬”而已。

    再者, 裴少淮年紀輕輕, 隔三岔五升官、居要職, 已然礙了不少人的眼。

    黃青荇說得沒錯, 新政推行成功, 功勞傍身, 並不能為裴少淮減少政敵, 反會讓他樹敵更多。

    一旦百姓與達官豪貴之間的矛盾激化, 有朝一日朝堂動亂, 天子縱使再英明,最終也只能站在百官的一邊, 因為“官為枝椏主為幹”。

    裴少淮正是明白這個道理, 才會如此堅決開海。

    藉助開海,強盛的大慶可以暫時將矛盾轉移海外, 源源不斷而來的物資可以滿足各方所求, 給這片已經張弓拔弩的土地一個稍事喘息的機會。

    又有船隻將大慶的貨物輸送出去, 帶動著生產力往上走, 終有一日會帶來破開局面的契機。

    黃青荇這番提醒,非但未能讓裴少淮心生好感,反讓裴少淮面不改色地心生懷疑——身為鄒老的門生,能想到“新政樹敵”這一層面並不出奇,但一面強調自己農家出身, 一面提醒裴少淮當心樹敵, 便有些表裡不一了。

    想來黃青荇是沒承得鄒老的那份執著, 有著明哲保身的妥協。

    裴少淮停了停腳步,朝黃青荇作揖,言道:“謝侍郎大人提醒,官場水深,裴某隻能深一腳淺一腳地探著走。”

    “談不上提醒,只是希望裴大人小心駛得萬年船。”黃青荇言道,“像大人這般正直敢為的官員,不多了。”

    將要出糧城了,黃青荇問道:“金陵正倉,裴大人可還有別處想要看看的?”

    有自然是有的,糧城拿銀子從百姓手裡換購糧食一事,裴少淮可一直惦記著呢。念及鄒老提醒的那句“能相信的唯有自己”,裴少淮改了心意,言道:“方才已經都看過了,餘下的時間便去常平倉看看罷。”

    “銀子”一事,事關重大,倘若不小心打草驚蛇,可再難守到貪蛇出洞的機會了。

    為了鑄銀鍛造大量錢幣,寶泉局數年間擴大了十倍不止,銀幣如泉水般湧出來。朝廷從未限制過銀兩、銀幣兌換的數額,因此,要藉助百姓之手才敢兌換的銀子,必定是見不得光的——或來歷不正,或數額大得驚人,或二者兼之。

    黃青荇懂得錢道,知曉此間利害,偏偏是他掌管的糧城出現瞭如此疏漏,究竟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還是尾大不掉,被屬下坑瞞,裴少淮不敢單憑猜測去斷定,只能先提防著。

    兩人登車,往北而行,去了常平倉。

    正如黃青荇所言,常平倉幾近荒蕪,城內野草叢生,近半的倉房或裂牆、或塌頂,不同程度損壞。尚未損壞的倉房裡,空無穀物,只派老殘遊兵看守著。

    “常平倉確需修繕,重新啟用起來。”裴少淮道。

    黃青荇喜顏,道:“若能辦成此事,實乃百姓之大幸事一件。”

    從常平倉出來後,暮色幽幽,裴少淮沒再去南京戶部,與黃青荇辭別,回了鄒府。一整日的伴行,一路上的談話,裴少淮對黃青荇這些年做出的功績,已有了基本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