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 138 章

    沈閣老罪行昭然, 隨著其被處決,妖書案一事告一段落。

    朝堂上平靜了許多。

    皇帝似乎並不急著填補朝中的實缺,還在仔細衡量考察。文武百官們唯能猜到的是, 內閣空出來的兩個位置, 應當有兵部尚書的一份——皇帝近來總尋張尚書議事,儼然將其當內閣大學士來用了。

    至於另一個空缺, 總不過仍要從六部裡選,至於是徐是裴, 尚不明皇帝的心意。

    ……

    今年夏日格外涼快些,小暑已過,猶不見熱氣襲來, 晨時微寒窗臺常有凝露。

    張令義收到江南的軍機密報,匆匆入宮, 與皇帝在御書房內議事,只君臣二人, 連蕭內官都被遣了出去。

    “陛下,木料已運至太倉州, 造船廠開始動工了。”張令義稟道。

    兵部造船自然是造戰船, 依照圖紙所示, 三千料十二立風帆數十尺長的烏尾戰船, 龐然巨物,大於應天府寶船廠所造之最。

    張令義又言:“兩側各留十二口, 可設火龍, 亦或是炮臺, 神機營、軍器局已領命在造。”海戰時, 近身則用火龍摧之, 遠距則用炮臺轟之。

    皇帝眉眼露喜, 問張令義:“今年可造幾艘?”若真能造出三千料的烏尾戰船,則大慶又添海上殲敵的利器。

    “回陛下,木料充裕,至少可造三艘。”

    “善。”皇帝起身,身姿魁魁,想到烏尾戰船滄海間無所不往,又想到戰船巡護下,大慶商船民船熙熙往來,海晏河清,一時雄心勃勃,言道,“有了三千料,則可再期五千料,戰船入水如海上東嶽,倨傲不可摧,何懼那小小倭敵?大慶可造巨船,而倭寇只會盜船,豈有造船者為盜船者所驅的道理。”

    “陛下說得極是。”張令義應道。

    “這後幾句話不是朕說的,是伯淵說的。”皇帝樂呵呵道,似乎覺得自己方才不夠莊重,遂又言,“與伯淵相處久了,朕都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

    君臣二人談完造船,又談了遴選武官操練水師之事,時辰便到了晌午。

    張令義怕耽誤皇帝用膳,正打算告退,卻聞皇帝突然一轉話頭,問道:“張愛卿,你覺得裴知州這些年功績如何?”

    天下知州,能讓皇帝道姓的,自然唯有景川世子裴秉元。

    張令義此人最大優點便是說話“老實”,他笑著言道:“稟陛下,兵部這幾年能在六部中抬起頭來,有近半的功勞是裴家父子的,南有太倉船廠,北有寶泉銀局。再者,微臣聽聞太倉州一帶物阜民強,百姓安居樂業,有人戲稱為‘小揚州’。是以,若是問微臣,微臣以為裴知州這幾年兢兢業業,大有建樹,其功績在外派官中應屬前列。”

    張令義愈說,皇帝愈是露出惋惜的神情,讓張令義心裡有些發虛,以為裴秉元犯了什麼事,盤算著再替他說說好話。

    皇帝從案上抽出一折子,遞予張令義,道:“你看看罷。”

    才一翻開,張令義有些驚詫道:“告病辭呈?”語氣和皇帝一般,亦是惋惜。

    皇帝頷首,道:“朕本可否了,繼續留他,然其愛子之心切切,為國之心耿耿,又叫朕難以下筆。”

    故裴秉元的辭呈遲遲未有批示。

    張令義繼續讀,只見摺子上寫道:“……詠往昔,古人今人皆如水,新人催著舊人進。”似是在說把官職留給後來人,可後面又接著寫道,“……鐘鼓將將,淮水湯湯,桐柏細流已磅礴至海,唯洪澤湖水仍囿於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