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

    裴若竹挺著大肚子, 聲音不大,情緒平和,可言語間能叫人聽出膽識和魄力。

    曾經入宮伺候貴人, 要揣摩貴人心思、看貴人臉色行事也就罷了,但歷經千苦出來後, 卻卑微依舊,豈可甘心?

    不比宮牆內, 寒枕夜難眠。衣食無優渥,苟且度殘年。

    出宮後老來無所依,所以她們才會步步退讓,忘了本事和傲氣。

    又有兩個女官緩步走到了裴若竹這邊, 她們是歲數最大的兩個,已有五十餘。這兩人出宮前給尼姑庵捐了十幾年的香火錢, 換得禪居一間, 眼下境況雖比其她人好一些, 但誰能料到五年八年後是什麼光景?

    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剩下的人慾步又止,還在權衡。

    裴若竹見此,繼續道:“諸位姐姐放心, 同是宮中出來,我專程將大家尋來,是敬重諸位手裡一番本事,棄之實在可惜。我許諾你們, 不奴不契,隻立聘約, 就同酒肆鋪面聘請掌櫃書算一般, 絕不叫大家落了臉面、隕了名聲。”

    出錢請人做事, 按勞所得。

    眾人眼中更多了幾分亮色, 三兩人間低聲商議著。

    出宮後所有不好的回憶,都在催促她們做出決定——平日裡心血來潮做了一份精緻的點心,卻被丈夫訓斥浪費糧面、不識農家不易;嫁作繼室,丈夫年老,每到冬日風寒,總擔憂丈夫百年後自己會不會被繼子趕出門;有時想寫首小詩,好不容易找來了筆,卻發現家中找不到一角紙、一方墨……

    一點一滴都在消磨她們。

    “夫人僱我們,想讓我們做些什麼事?”有人問道。

    “很多。”裴若竹一一列舉道,“六尚二十四司,不管諸位從前在宮中是做什麼的,都可施展所長。善園苑種植者,則研習棉株種植,記錄何時掐斷苗頭、何時施沃、何時採鈴,再教予種棉的農戶。善衣服首飾者,則研習紡紗織布,細算用棉幾斤、出布幾尺,或繪製圖案用於織花。善掌記文籍者,自是負責運筆記事,從收棉到出布,再到布店出售,都少不得書算者。善薪糧換放者,形同賬房,每月為諸位發放月錢……總歸大家都是識字的,這坊裡頭少不了大家的位置。”

    園苑種植、衣服首飾、掌記文籍……裴若竹所用言辭,皆是從前宮中的活計,叫大家親切了幾分。

    “我願意與夫人立約。”有人不再躊躇,做出了決定。

    其她人相隨,也紛紛走到了裴若竹這邊,最後只剩幾個膽小的婦人垂首不作聲,興許是在家中被教訓得狠了,心裡頭怕得要緊,不敢妄自做決定。

    裴若竹並不為難她們,而是溫和言道:“幾位姐姐可以回去再想一想,不管最後是否到棉織坊做事,都不打緊,只請幾位姐姐記著一件事,伯爵府裡有幾個幕府善對公堂,但有用得到的時候,只管過來尋我。”

    最後,有十八人願意跟著裴若竹一起幹,已然超出了預期,裴若竹對她們道:“請諸位姐姐回去收拾一番,三日後立約,我會帶大家到莊子裡先熟悉棉花棉布,來年開春後就要開始忙了。”

    “都聽夫人的吩咐。”

    有人道:“既是跟著夫人做事,夫人莫再叫姐姐了,只管徐娘、孟娘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