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 82 章

    後來,少津金榜題名,順利求娶到陸小姐為妻。

    裴少淮心中歡喜且鬆了一口氣——慶幸沒有因為自己的到來耽誤弟弟的緣分。

    這是一件玄妙的事情,不管是原書裡寡言敏銳的少津,還是現在率真活潑的少津,骨子裡有些東西是一直沒有變過的。

    少津說完,臉上羞紅漸漸消退,情緒和緩,說道:“同大哥說完,心裡輕快了許多。”

    又好奇問:“大哥可曾……嗯?”

    裴少淮一愣,搖搖頭,笑道:“還不曾有。”

    數年間,不是他沒有遇到適婚女子,而是他從來沒有注意過她們,扁舟隨水而遊,不曾憐惜兩岸落花。

    書卷,科考,親朋師友,走走看看寫寫,似乎足以填滿他的生活。

    裴少淮看著和自己“一樣年歲”的少津,看到弟弟青春洋溢,一切恰好,很是替他高興。

    ……

    少津的事,自然不光告訴了大哥,沈姨娘和竹姐兒也是知曉的,便等同於林氏知曉了。

    晚膳後,夕陽已落盡,天仍未全暗,裴少淮在院中踱步消食,這時林氏來了。

    母子閒敘,不免說到少津的事。

    林氏知曉兒子的性情,往往是他去照料家人,而從未讓家人操心過,比同齡人早熟早慧,所以她只是隱晦說到少淮年紀也不小了,想問問他的打算。

    夏末蛙鳴,亂人心緒。

    裴少淮也曾有過少年春心萌動,不過那是上一世的事情了,很短暫地有過。只因身懷絕症,活不長久,一則要珍惜時日感受世界,二則莫耽誤了她人,這份春心很快就被理智遣退了。

    重活一世,已過十數年,他形是少年郎,心卻非少年郎,他可以有少年郎鮮衣怒馬的肆意,也可以有成一番事業的胸懷,卻很難再有一份少年春心了。

    所以他從未把婚事提上日程,甚至無所察覺。

    缺了主動性。

    當母親問及這件事時,裴少淮試著用這個世道的規則去想,最先想到的,是蘇州城南蓮花池上石亭裡的那對老夫婦,一人觀書,一人作畫。

    有人相伴一生,是極好的。

    ……

    ……

    楊家誠意之至,自不能再回絕了,親事不成,但兩府可以往來結好。

    楊家和徐家一樣,都是書香清流人家,不同的是,徐家是寒門步步崛起,而楊家是京都城裡的讀書世家,輩輩皆有讀書人,本事不俗。

    如今楊大人尚未滿四十,已是大理寺少卿,可謂前程似錦。

    楊夫人身為當家主母,向來敏銳,出手果決,合該楊府代代昌盛。

    在外人看來,裴秉元雖屢屢建功,但限於科考出身和年歲,晉升有限,主母出身商賈人家,眼光手段必定不足,兩個兒子讀書尚可,但路還長遠……這樣的人家哪裡比得了現成的?去找個父輩官居高位,家業豐盈的豈不更好?

    伯爵府確實在一步步變好,但未必有人願意下注。

    楊夫人敢且願意捷足先登,餘下的就看有沒有緣分了——若有緣分便更進一步,若無緣分便結個交好,總是沒有錯的。

    雙馬馬車裡,記端坐著的中年娘子和一對兄妹,正是楊夫人和她的一對雙生兒女,長兄楊向泉和小妹楊時月,他們身著錦衣,前往景川伯爵府拜訪。

    趁著路途上,楊夫人教導長子言道:“兒女姻緣講究門第,也講究緣分……此番求娶不得,便是沒有緣分,卻也不能因此失了氣度,顯得楊家狹隘,是以這一趟無論如何我們都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