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月 作品

第八百二十三章 叫驢襲警

  中國江南的一座山村,鱗次櫛比的一幢幢房屋裡散住著百餘戶人家,這裡有一個慣盜,已被人察覺,但一直沒有抓住。村民非常惱火,夏日的時令蔬菜出來了,總會失竊一些,受損的家庭主婦便站在位置高的場地懷疑地望著一個方向破口大罵,並佐以砧板和菜刀,邊罵邊剁,彷彿不這樣不足以解恨。之後罵累了,也就作罷。

  不久,山村的另一戶人家失竊了一些物品,報警,警察手頭的重案多,無暇在這種小案上下工夫。再後來,是農曆臘月,這個山村經常被盜,奇怪的是每一次被盜盜賊均未得手。

  那次,是在匡洪家,殺了年豬的匡洪熏製了許多臘肉,一共有多份,每一份30~50斤不等,都是城裡人的,城裡人既買匡洪家的鮮豬肉,又委託匡洪把他們所購買的豬肉熏製成臘肉,因為熏製臘肉挺麻煩,必須用鹽水醃浸一個禮拜左右,再拿出來見一見陽光。

  如果沒有陽光,在當風的位置稍微風乾一下也行,然後再把肉成串地吊在低矮的坡屋,用起煙的柴火燻上半月以上,才可成為像樣的臘肉;如果燻的時間少了,燻肉原有煞白的顏色就難以改變,而且顯得油巴糊糊的;如果燻的時間長,燻肉便呈現黑褐色,乾燥而便於儲存。

  熏製臘肉的這些較為繁瑣的工序,適合於鄉下人為之,城裡人就有些不便,如果在擁擠的城裡街坊弄得煙霧瀰漫,便有汙染環境之嫌,準會受到干預或責罰。

  所以匡洪攬下了這檔事,責任重大,這倒不是能否熏製像樣的臘肉,而是擔心臘肉放在家裡被盜。被盜了責任在自己,有的城裡人購肉時尚未付錢,待臘肉熏製好了一併付錢,如果臘肉被盜了,誰還付錢?

  為此,匡洪和老伴只好日夜在家輪流看守,寸步不離,白天倒安寧,晚上卻不能睡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