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愛吃辣 作品

第474章:情敵出現

    許嬌容:“我沒那種享受的命,你還是找個機會賣掉算了。”

    韓立:“既然買了我就不賣,我還想靠剛買的這個地方多救助幾個災民呢。”

    他這樣一說,許嬌容反而來了精神,連忙問他想要怎麼做。

    韓立把做工賺糧食的辦法說了一下,他可不敢把以工代賑說出來。

    並且把酬勞壓到了極低,一個人勞碌一天,只能養活一老一小的程度。

    他還要在這裡生活好久,可不想成為錢塘縣士紳地主的公敵。

    主要是韓立天生就怕麻煩,另外這種行為在古代這種行為可不是鬧著玩的。

    有的穿越大老靠一個以工代賑就能一步登天,作者是能呵呵一笑。

    真以為古代人就傻嗎?會想不到這樣的辦法?

    先秦詩歌《鴻雁》中,“之子於垣,百堵皆作”。

    這就是各大文學家所承認的,周朝、周天子以工代賑救濟流民的描述。

    另外根據《夢溪筆談》記載,宋朝范仲淹也搞過以工代賑。

    但是後果就是,引來了許多的監察官員彈劾,最後被罷官。

    就算不被罷官,也很少有人願意去做。

    在古代的時候搞以工代賑,第一、聚集大量災民在一起,更容易引發瘟疫。

    第二、容易混進造反分子,參考元末修黃河,白蓮教起義。

    第三、凡是鬧災民的時候,都是地方士紳兼併土地、人口的最好時機。

    誰要是這樣搞就是跟地方士紳為敵,官位能不能保住先不說,最起碼你的名聲臭了。

    有人說要執行嚴格完善的制度,別忘了一個地方官能順利的管理地方。

    靠的就是手下的三班衙役,三班衙役全都是各路地方士紳的代表。

    你搶奪人家的利益,還想讓別人專心給你賣命,洗洗睡吧夢裡什麼都有。

    韓立把情況跟姐姐許嬌容說了一下,然後又補充道。

    “要是知根知底的,家裡面確實貧困過不下去的。”

    “反正山上也需要一些人來打理,姐姐可以跟他們商量去衙門走紅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