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付東流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朕走一步,人間便走一步(1/2)

    這一日。

    人間氣運帶著不可逆轉的抬升之勢,撞上了天地規章,這一次不用人道聖器出手,諸天仙神便聽見了天地之間的那一聲聲規則交鳴大道撞擊的聲音!

    人道對天規!

    這一次。

    人間氣運的變化可謂驚天動地,諸天聖人紛紛睜開雙眼,看著人間氣運隨著子受的南巡的腳步,逐步抬升!

    大商直道之上。

    子受每向前一步,人間氣運抬升一分!

    他與鄉民交談,他觀四野而誦,每說一句便由白蓮童子傳遍天下。

    如今。

    大商每一座城邑,都已立起來一塊仙道留影。

    大商的子民無時不在看著子受前行的步伐,聽著子受傳道授業解惑的聲音。

    這些聲音從子受口中說出的瞬間,就被無數讀書悟道的學子,記在了書卷之上。

    ……

    太素天。

    慄廣之野。

    女媧目光遙遙億萬裡,看向人間,看著自朝歌走出的子受,身影站在慄廣之野之上,許久未動。

    塗山九兒的眼神,竟有幾分與之相似。

    雲霄恭敬的站在女媧後方,忍不住問道:

    “娘娘,帝辛不止一次巡視天下,為何這一次,竟讓人間氣運變化如此之大?”

    女媧看著變化莫測的人間氣運,眼神裡閃著浩瀚無匹的聖人威壓。

    在她眼中,人間氣運已經不再是人間氣運,而是億億萬份道則交織而成的一張無形的網,這張網將人間遮住,擋在了天穹之下,擋著從九霄之上落下的一切道則的力量。

    不僅僅是仙道,而是一切道。

    這些如浩瀚繁星一樣數不勝數的大道碎片,大多如同死寂之物,飄零在其中。

    但在子受出朝歌南巡講道那一刻起,這些大道碎片,已經開始絡繹不絕的復甦了道韻,氤氳閃動在人間氣運之中!

    女媧靜靜看著子受的身影,回道:

    “他現在,正在讓人族參悟道則,但他如何做到的,本宮也不知曉。”

    “如果本宮沒猜錯,當和他正在建造的邑下學宮有關。”

    雲霄心中十分驚訝,這還是娘娘第一次說她也不知。

    帝辛八年,四月。

    草長鶯飛。

    萬物復甦。

    神武門。

    子受身披帝袍帶皇冠配軒轅劍大步走出王宮,他身後文武百官相隨,後宮嬪妃相送,一聲大王出宮驚動朝歌百姓。

    宮外。

    圍滿了送別的朝歌子民。

    七日前,他們便從貼滿全城的告示中得知,大王即將出朝歌南巡天下。

    不乘車馬,不坐鑾輿,不施法術,用雙腳一路走大商直道,見天下風光,至南都而歸。

    詔令還說,大王每至一城,均會為停留七日,為天下讀書人傳道授業解惑,天下人皆可與之辨對錯、問道理。

    這些朝歌子民手中拿著自家的食量,敲著鐵鍋銅盆,扛著鋤頭鐵鍬,要為大王送行。

    子受踏出皇宮那一刻,記憶不知不覺回到了數年前。

    三千鐵騎出朝歌淇水斬神的場面。

    然而。

    時代的車輪早已經不知道往前走了多少年。

    兩年來,不再為食物發愁的人族,帶著對道理的無限渴求,紛紛報名鄉學,為人族之崛起而讀書。

    當年,楊修還在為多出的上萬夫子發愁,現在卻還要繼續招募夫子。

    大商鄉學,入門第一課,便是伯夷叔齊編制的大商注音字符。

    這一注音字符的靈感來自於繩結記事和折棍算數,而這兩種三皇五帝時就有的術法,至今仍在大商人族之中廣為流傳。

    因此,大商人族對注音字符接受的特別快,快則七日,慢則三月,便能基本掌握。

    有博聞強識的天才,甚至朝聞夕知,一天時間便徹底掌握。

    而掌握注音字符後,學的便是比干數百天不見天日編撰的鄉學教本。

    這些教本,分為上古神話、先賢事蹟、歷史變化、帝辛語錄等八冊,其目錄是帝辛親自編寫,內容由比干根據大商現狀補充成冊,再交由子受審定。

    其中,最重要的一冊便是先賢本紀,記載了三皇五帝至今包括倉頡、后稷等人族先賢的功績。

    凡三皇五帝者秘辛,人族不可知的天規被子受斬斷之後,人族對三皇五帝的記憶,再不侷限於模湖不清的傳說,已可以從書本之上,得知他們為人族做出的一切。

    天皇伏羲結繩為網,教人捕魚為食,發明樂器以傳音律,又演化先天八卦教人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