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醬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隻貓的測試

    也就是說,人類首先學會的是辨認事物的邊和角,隨後,才開始學習顏色、明暗、背景區分等等一系列的深層內容。

    這一個理論給後來的機器視覺研究奠定了基礎,甚至可以說,人類實現“人造視覺”的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從這裡踏出的。

    而現在,葉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這次實驗的助手。

    看著中年醫生嚴肅的神情,葉舟連忙上手在貓咪的腦袋附近圍上了專門用於遮擋視線的圍欄,隨後,他把手裡的畫冊舉到貓咪的頭頂上,另一個年輕醫生立刻開始記錄貓咪大腦各個位置神經的活躍信號。

    “嗯.......好,這張圖可以了,下一張。”

    “反應不強,這張是什麼圖?”

    葉舟拿起畫冊看了一眼,回答道:

    “抽象派的水粉畫----就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顏色。”

    年輕醫生古怪地看了他一眼,開口說道:

    “這是‘顏色002’,你能不能看看背面的編號再形容?”

    葉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按照他的指引,繼續更換著手裡的畫冊。

    “這張反應不錯,這是什麼?”

    “是線條004。”

    “好,線條004,先記錄下來,等一下重複測試幾次。下一張----測明暗。”

    葉舟從手裡的畫冊中挑選著符合要求的內容,在舉到貓咪頭頂後,年輕醫生微微皺眉回答道:

    “比色彩要稍微強烈一點,但強度有限,遠遠不如線條。回到線條吧,從簡單到複雜開始,逐個測試。”

    “明白。”

    葉舟乾脆利落地回答道,隨著實驗的繼續,他的動作越來越嫻熟,甚至開始有時間跟年輕醫生一起去觀察顯示屏上各種曲線和數據的變化。

    正如記憶流向他輸入的結果一樣,在這次的實驗中,貓的視覺反饋嚴格遵守了從線條、到明暗、再到色彩的強度順序,而對於更進一步的複雜背景下主題的反饋,則產生了梯度性的不同感知細胞和神經的反饋時延。

    “視覺觸發80ms後,視覺信號會在頭皮的多變量反應模式中得到體現,300ms後,視覺對象的感知開始脫離前饋視覺對象信息,依賴外部背景場景。”

    “從時間矩陣上看,我們設置了視覺觸發到600ms的時間間隔點上的視覺信息解碼監測,結果顯示,在200毫秒左右感知準確度達到峰值。”

    “這跟我們前期所預測的結果基本相同,可以支撐結論了。”

    年輕醫生說完之後,葉舟身旁的中年醫生點了點頭,回答道:

    “那就繼續多測試幾次,如果變動在誤差範圍之內的話,就開始輸出結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