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飄流 作品

175. 不就是演戲嗎?

    馮浩笑了笑:“沒事,您就是王京導演?”

    王京倒是一臉和善,不像剛剛那兩個導演,狗仗人勢的樣子。

    “給面子就叫聲京哥就行啦。”

    “不敢不敢,這次來麻煩導演了。”

    馮浩雖然以前沒有和這導演打過交道,但該有的禮貌和寒暄還是要有的。

    “哎呀,老爺子親自打電話給我,還叫什麼麻煩咧。”

    理論上說安排一個角色根本不需要王京這種咖位的導演操心,但韋定邦親自打給他,還承諾再增加1000w的投資,這讓一向為錢拍電影的王京喜出望外,老爺子要再多加點錢,孔子都能給他拍呢。

    這部戲雖然明星雲集,但說到底大家都是為了票房,為了賺錢。

    馮浩雖然現在在網上被罵的不輕,但是被這種熱度利用起來,可是他王京的強項。

    “來來來,大家把手邊的工作放一放。”

    王京拍了拍手,把所有人的聚集了起來。

    他拍了拍馮浩:“這位是馮浩先生,將擔任《孔子》裡的子路,大家歡迎。”

    “什麼?他演子路?”

    “子路這麼重要的角色,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來演?”

    “我進組這麼久了,聽說子路早就定了啊,難道就是他?不可能吧?”

    這時候傳來一聲冷笑:“他這樣子還演子路,演子羽還差不多。”

    現場只有稀稀拉拉的掌聲。

    就連剛剛馮浩的粉絲,這會兒也不敢喧譁了,一個個低著頭,像犯錯誤的小學生。

    馮浩皺著眉頭,望向了吳耀德,‘他這樣子還演子路,演子羽還差不多。’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子羽就是澹臺滅明,複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關於澹臺滅明的生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簡短記載。

    “澹臺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南遊至江,從弟子三百人,設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

    澹臺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比孔子小三十九歲,長相醜陋。澹臺滅明拜孔子為師時,孔子認為他沒多大才能。從師學習以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去會見公卿大夫。

    後來,澹臺滅明往南遊學到吳地(即楚國,後老死在楚國)。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有影響的學派。其才幹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感慨地說:“我憑語言判斷的,看錯了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

    子羽雖然也是孔子的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但長相醜陋,還一度因為長相被孔子瞧不起。

    副導演這樣影射馮浩,一般沒有文化的人還真聽不出來。

    但馮浩記下來了,老子只是想來這裡混個熱度,沒想得罪任何人。

    你拐著彎罵我是吧?以為我聽不懂?

    得咧,一肚子氣正愁沒地方發咧,有你好果子吃的。

    吳耀德看總導演這樣熱情,知道馮浩這傢伙肯定也有什麼關係,但他在國內也混了好多年了,

    哪都能混飯吃,馮浩一個新人他犯不著慣著,自然也就沒什麼好臉色了。

    王京雖然是總導演,但是大部分時候是他在現場,子路這個戲份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想讓這個沒拍過戲的傢伙吃點苦頭還是非常容易的。

    “好了好了,大家都開工吧,休息的也夠久了!”

    吳耀德喊道。

    .......

    現場沒有人再顧著馮浩,馮浩拿到了一張紙,上面就是他的臺詞。

    據說王京導演的戲就是這樣,有些臺詞都是現場現寫的呢。

    這點王京倒是和馮浩一樣,看來這個王京也相當有才啊。

    第一場馮浩的戲臺詞不多,但是飾演的子路為人伉直,好勇力,所以第一場戲就有打鬥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