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 作品

第七十三章 康王之所以在開口之前思慮再三,

    計宜民當然清楚,康王這屋兒裡頭的做派,一看就是老古董,那準得走老規矩,過去的時候,學藝的老規矩都大差不差,所以他恍惚了一下,就明白康王這一問,其實帶著考較的意思。

    答得好,說不得這徒弟就收了,他還能落個人情,答得一般,人家再想想,再看看,回頭他這邊帶著小女孩們再找找請託幫帶的中人,介紹人,那成事兒的幾率也還是可以的。

    答得差了,那就慘了,這事兒滿完,你不是那塊料,不堪造就,哪怕是找人託情,不想收也是道理在他。

    可這正答著題,那邊有人搶答搗亂,要是因為這個沒錄上,這可就是斷藝路的大仇恨,要放在老老年間,是可以堵門放火的大仇。

    計宜民對題面也是這麼理解的,詞前面有,為報國恥身先去,那隻能再待來生了,鼓曲詞有的時候為了雅韻腳,換字兒串詞兒,倒裝,比喻,意指,也都是常事。

    他以為那邊答對了,可要是小姑娘們再給這個答案,就不好辦了,是不是抄的?聽說的有道理就帶上了?萬一康王咬定了說就是抄的,那這事兒以後怎樣就很難講——他是肯定要找那廝麻煩的,行走江湖這麼多年,誰還不認識幾個王八蛋。

    可是小姑娘們卻都低頭思索,也許是妹妹的陳玉璫忽地眼睛一亮,趴在陳玉珥耳邊嘀咕,姐妹倆兒唧唧唧的小聲討論了幾句,仍是陳玉珥說話:“後生應是指年輕人。

    整首曲子報國之意拳拳在列,應該是英雄臨戰,託付後事,為報國恩身先去也可看作赴死之心,恐怕戰事艱難。

    界門之災剛開始那些年,遍地戰火,而且那時候沒有職業者,都是普通人,面對異界入侵者,應對很艱難,可以說每一場勝利都是用人命填出來的。

    先輩們明知上戰場就是死,卻前赴後繼,從沒有斷過人,我們看到過很多留下來的遺言,也都是期待後來人能護衛和平,再次建設國家,並且對民族再度繁榮昌盛,抱有極大的熱忱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