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 作品

第十六章 師門崇尚創新,

    學校也有補習班,不過秉承傳統,大部分都是儒門和墨門的班子,這兩門修行中理論研究很重要,人心又複雜,在學校裡各類活動都方便還能白嫖資源和場地,所以生存的還不錯。

    武道社就不興盛了,資源問題學校沒法解決,場地要求也高,人又桀驁——其實就是性子都直——所以和學校的關係就公事公辦的一般。

    在校委會眼裡,武道社都是一幫惹禍精,遠沒有儒門聰明伶俐會來事,也沒有墨門那麼聽話乖巧,所以也樂得他們不在學校裡待著。

    一個學校出多少職業者,並不是這個所學校好與壞的評判標準,一般來說,普通家庭是不太願意把孩子送去職業者太多的學校的,風氣就不一樣,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後果一般比較嚴重

    ——只是在家長眼裡,孩子們是不會這麼想的,他們只會覺得,哇,職業者好酷。

    可如果本事不好,死的時候,一般也不怎麼酷。

    康王在武道社裡是有個位置的,他算是本校最能打的幾個人之一,而且打得好看,狐朋狗友也有幾個,可是最近……這幾個人都不在,好像是家裡有什麼集體活動。

    這些人都是武道世家,和他這種野生種子不一樣,很多消息他是沒有來源的,也就談不上應對。

    在武道社裡溜了兩圈,發現也沒什麼意思,真有系統傳承的人,這個時間也不會在學校的武道社練習,他們這些人,所謂的六中十七門徒,大概就只有他有這個閒心。

    不過社員倒是挺尊敬他的,他想了想,隱約有些記憶,是因為他有幾次為同學打抱不平,出了點風頭,可具體的經過因由就想不起來了。

    也就八卦門的蘇奉和那個同樣練長拳的杜善年和他有交往,其他的諸如洪江之流,那都是對手,經常打架的。

    都掛名在這個社裡,其實也是因為這裡有臺子,打起來方便,也不用和學校那邊有什麼扯皮的事,影響較小。

    看了一圈,他倒是發現了幾個好苗子。

    他們這個門派,招人一般的地方是不一樣的,不看重資質悟性,有當然好,沒有也不見得就沒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