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這回出門,雖然只有兩三天的行程,但他還是被他爹塞了一件羽絨服在行李箱裡,這才放他出門。

    這會兒蘇涼從行李傳送帶上找到了自己的行李箱,等他和大部隊一起走向機場的出口處時,突然就發現,在機場出口的位置,居然還有攝像機和記者在等著他們。

    帶隊的張棟成很快想起來,這應該是黑省省臺的採訪——因為之前冰協方面的建議,經過冬運中心的溝通,黑省省臺的體育頻道很痛快地答應了直播賽事的要求,並且乾脆利落地從五天前就在黑省省臺上給這次的練習邀請賽打了5天的廣告。

    作為華國最北方的省份,黑省的天氣極寒,全年有0度以下溫度的月份幾乎達到了6個月之久,就連夏天的最高溫通常也不過30度冒頭。

    這樣一個以冰雪聞名的省份,當然對冰雪項目也有著天然的熱情與熱愛。

    作為華國的短道速滑功勳教練,林國斌其實也是黑省人,國家隊內此前為華國奪得過冬奧獎牌的上週期主力選手,也有不少來自黑省。

    據說在黑省冬天結冰的河面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在上面肆意滑行的滑冰愛好者,也是這樣的根基和土壤才催生出了諸多黑省籍貫的冬季項目天才運動員。

    可以說,黑省人天生熱愛著這些冬季項目,冬季項目的賽事在黑省常常座無虛席,而冬季項目的優秀運動員在黑省往往也能夠有明星般的熱度與待遇。

    有這些前情在,黑省電視臺的記者帶著攝像師前來機場接機採訪國家短道速滑隊的成員們,就也不足為奇了。

    黑省省臺的記者顯然提前做過功課,對於國家隊此次前來的教練組成員包括運動員基本都非常熟悉,在和在場的教練、運動員打過招呼後,記者簡單採訪了林國斌,主要是也是為明天的練習邀請賽做一個最後的鋪墊。

    而在採訪完林國斌後,記者的視線向國家隊隊員們的方向一掃,很快驚訝道:“啊,那裡的那位,莫非就是蘇涼選手?”

    耳邊正在聽著孫睿翔唸叨黑省小吃有多好吃的蘇涼在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後,看向了記者的方向,然後點了點頭:“嗯,我是。”

    記者有些興奮,又很是驚訝:“剛剛打招呼的時候沒注意到,林指導,蘇涼選手也是本次男子1500米練習邀請賽的參賽選手之一嗎?”

    林國斌笑著點了點頭:“是的。”

    “可是蘇涼選手不是短距離選手嗎?”

    林國斌好脾氣地笑笑:“蘇涼只是具備短距離的出色實力,但他其實是全能型選手。”

    全能型?

    記者有意追問蘇涼的情況,但是林國斌卻只是點到為止,並不繼續往下說,話裡大有一種‘明天你們看比賽就知道了’的意思。

    直等到送走國家隊的全體成員之後,記者邊上的攝像師才收起機器,好奇地跟記者聊了起來。

    “國家隊這次的陣容有點意思啊,1500米主力和試訓選手的好種子全出了啊?不過按個蘇涼是怎麼回事?林指導看起來神神秘秘的。”

    記者搖頭:“這我哪兒能知道?不過吧,這蘇涼之前進國家隊試訓還鬧出那麼大一出事情呢,如今林指導能把他帶來這一場練習邀請賽,那估摸著就只有兩種可能。”

    “怎麼說?”

    “要麼這蘇涼是林指導看好的全能型選手,未來有機會拿全能王的那種,這次把人帶出來見見世面。”

    “要麼嘛……”

    攝像師好奇地看向記者。

    記者想了想,補充道:“要麼這個蘇涼真的實力出眾,有機會頂著那些南韓隊員的威脅,衝進最終的a組決賽。”

    攝像師愕然:“這不可能吧?”

    記者回顧了一下林國斌最後那個‘無可奉告’的神秘笑容,搖了搖頭:“誰知道呢?”

    ***

    網絡上,冰雪王國論壇中

    早在一週前那個在南韓留學的冰迷貼出南韓方面對於華國短道速滑隊的不屑和惡意之後,整個論壇就始終處於一種激憤的情緒之中。

    但激憤之餘又有不少的擔心之處。

    畢竟論壇內的短道速滑冰迷都知道,華國目前為止最擅長的項目還是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不能說沒有出色的選手出現,但是那是屬於選手個人能力上的出色,而在整體的執教訓練水平上,華國的1500米和南韓的1500米還是有差距在的。

    想也知道,這次的練習邀請賽,華國的目的原本也就是切磋學習,輸贏本沒什麼所謂的,結果南韓偏偏要攪渾水,把這次單純的練習邀請賽給鬧到了現在的地步規模。

    1l:【怎麼辦?明天練習邀請賽的賽制都看到了嗎?那些棒子真的也太噁心人了,簡直就是要騎到我們頭上的感覺!】

    3l:【……求別提,已經氣了兩天了,如果不是這次練習賽沒有公開售票,我一定要買票到現場罵人。】

    7l:【這些南韓的傢伙,我敢肯定他們就是故意要破壞我們選手的心態!他們的那些青年隊員實力強歸強,但總不至於真能全員勝出吧?】

    10l:【……不全員勝出又能怎樣呢?他們其實篤定的是咱們國內沒有人能從他們的手裡拿走第一。就算咱們的選手在預賽階段能夠有兩三人晉級到a組決賽,那些南韓的選手篤定的是就算這樣,我們也無法贏得勝利。】

    這話一出,論壇上的冰迷們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

    過去兩年的世錦賽和世青賽,華國在500米和1000米的項目上都有過獎牌收穫,但唯獨的在1500米這個項目上,南韓幾乎年年壟斷冠軍,而華國則連一枚獎牌都沒能拿到手中。

    這樣的差距,也無怪乎南韓如此有恃無恐。

    有的人還在掙扎:【但這次來的畢竟只是南韓國家隊的二線選手……】

    黃維在看到這句話時,默默在心裡應了句——可是就算咱們國內的國家隊一線選手贏了南韓的二線選手,難道這說出去就好聽了嗎?

    想到這裡,黃維默默地關掉了論壇的頁面。

    這次華國和南韓的練習邀請賽,屬實是讓華國的冰迷們難受得不行。

    “唉……”黃維坐在電腦跟前,看著空蕩蕩桌面嘆了口氣:“咱們華國的短道速滑,什麼時候也能夠有一個1500米距離的天降紫薇星呢?”

    同一天,同樣的念頭在國內的無數冰迷們心中同時冒了出來——華國1500米距離上的紫微星,究竟在哪兒呢?

    ***

    黃維原本想,今天還是不要看華國隊和南韓的那一場練習邀請賽直播了,等比賽的時間結束之後,再到論壇上刷一刷比賽的結果,到時候哪怕難受,也總比直接看比賽的時候那種難受來的好。

    只是,想歸這麼想,身體的行動卻由不得他。

    這次的比賽時間4月27日,恰好就是週六的時間,雙休日,不必上班,這種時候,可不就是應該打開電視看一眼有什麼比賽節目嗎?

    黃維緊繃著臉,拼命控制著自己的手不要去按遙控器的電視開機鍵,但他忍了又忍,在房間裡踱了幾十圈的步,最後還是咬牙切齒地在下午兩點的時間點開了這一場短道速滑的練習邀請賽——電視臺預告的比賽開始時間就是下午2點,他這開機時間,簡直可以說是分秒不差了。

    察覺到自己的心口不一,黃維最後也只能認命放下遙控器,坐到了沙發前,等候電視上的比賽直播正式開始。

    ***

    哈市短道速滑館後場休息室

    蘇涼此時已經換好了滑冰服與全套護具裝備,正在安靜地等待著男子第二組預賽的開始。

    已經太久了——從他穿越前算起,因為家裡突發的變故,他已經很久沒能登上賽場,享受那種和對手針鋒相對、全速超越的快感!

    雖然穿越之後,蘇涼已經在國家隊的速滑館上與沐遠笙、孫睿翔還有劉秋同他們都有過了冰面上的賽場爭鋒,但是眼前的這一場小小的練習邀請賽,才是他穿越之後,第一次踏上真正的賽場!

    心中那一股長久沒有湧動的熱血似乎已經提前燃燒了起來,坐在等候的休息室裡時,他的耳畔已經能夠聽到‘砰、砰、砰’的心臟躍動聲。

    邊上,孫睿翔還在嘰嘰喳喳著,他和蘇涼不同組別,會在預賽第三組登場,這會兒他嘰嘰喳喳著,也是在緩解他心中的緊張情緒。

    “嗷,老大,你怎麼一聲不吭的?你這是在想啥?”

    孫睿翔也知道,這一次的聯繫邀請賽非常重要,正是因為知道這一次練習賽的重要性,知道那些南韓選手對他們不懷好意,孫睿翔才越想贏——越想贏,心裡壓力也就越大。

    他心裡也知道,這會兒在蘇涼身邊嗶嗶不太好,但他停不下來。

    “篤、篤、篤。”

    就在孫睿翔問完這句話時,他們倆休息室的門被敲響了,現場的一名哈市工作人員進來通知:“蘇涼選手,預賽第二組可以開始準備了。”

    蘇涼點了點頭,拿起放在手邊的頭盔和防護鏡。

    他在起身即將出門時,轉頭看了一眼孫睿翔的方向,認真道:“我在想,我能贏。”

    在說完這句話之後,蘇涼將頭盔與防護鏡戴好,轉身就往賽場的方向走了去,只留下休息室裡像是被他一句‘我能贏’震在原地孫睿翔。

    “我想贏……我能贏!”

    僅僅是從‘想’字到‘能’字的一字之差,孫睿翔之前身上那股壓得他煩躁不已的壓力似乎就已經被蘇涼的一句話輕鬆拂開。

    留在休息室裡的孫睿翔渾身的狀態從緊繃到逐漸變得堅定。

    而在賽場上,蘇涼以及本場的中韓兩國選手也已經登上了冰面,預備開始這一場預賽第二組的賽前熱身。

    電視機前的黃維以及許多同樣在觀看這一場比賽直播的觀眾,在看到冰上有一個陌生的身影之後,紛紛露出了疑惑的目光——這是誰?

    黃維看著冰面上那個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身影,遲疑道:“這是……那個蘇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