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紙片 作品

第1章 第 1 章

    哈佛哲學課裡面有一個著名的電車難題,電車前進方向有一個分岔口,沿既定方向會撞死5個人,如果人為改變方向只會撞死1個人。你會改變嗎?為什麼?

    倘若只能用霍布斯和康德的觀點來回答,陶靜安會選擇後者。

    康德說過,有兩樣東西,我思考得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康德還說,要只按照你同時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準則去行動。

    陶靜安由此認為,做正確的事,比做好的事情更重要。

    於是在影視與廣告中間,這一次她仍然選擇了後者。

    在面試官問及為什麼要從影視轉廣告的時候,她同樣拿出了這套觀點。上午面試,下午收到郵件,微本廣告公司的hr寫,歡迎回到祖國的懷抱。

    隔週去上班,按照部門文化,正式開始週會之前,各自先分享週末做了哪些趣事。有人去看了沉浸式話劇,過程中主動被一個帥哥觀眾拐跑,有人重溫了《銀翼殺手》,依然沒有找到穿幫鏡頭。

    輪到靜安,她重讀了契訶夫,跟奶奶學做眉豆糕,說做得有點多,待會兒還得麻煩大家幫忙分擔一下。

    最後是製作部總監demy,說他試圖約一位女性朋友去omakase吃壽司,但被無情拒絕了。

    “知道拒絕後她說了什麼嗎?”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給出不同猜測。

    demy搖頭,“joanne,你猜猜。”

    joanne是靜安的英文名。

    靜安搖頭。

    demy難得沒批大家沒創意,笑得耐人尋味,“她說,週一見。”

    眾人再次你看我我看你,這一次多了些探究。週一能見,說明是公司甚至是部門內的人。

    demy並不給大家八卦的機會,正式進入會議內容。

    會畢,靜安被留下。

    demy坐著沒動,細長的手指敲在桌面,“joanne,再給你一次機會。”

    靜安盯住他,緩緩吐出兩個字,“張力。”

    demy手指一頓,“靠,下次再讓我聽見這個名字,我直接套個麻袋給你綁去omakase。”

    靜安笑了。

    她跟張力是伯克利新聞學院的師兄妹,師從同一位導師。靜安讀研二的時候,張力已經畢業幾年,正供職於好萊塢一家著名的影業公司,他應導師邀請返校給後輩分享經驗,在一班人裡看見了一張親切的亞洲面孔。兩人留了聯繫方式,但沒有交流過。

    伯克利出了名的壓gpa,不久後靜安勉強以一個還算過得去的成績畢了業。周邊同學有去紐約時報、路透社,也有去蘋果、谷歌,她則在教授的推薦下去了一家影視公司。“重塑硅谷新聞業”的遠大理想並不屬於她,比起當一名記者,她更願意去做製片。

    工作一年後,部門換了新領導。

    張力是被高薪挖來的,也是在共事後,靜安對他“好萊塢小奧遜·威爾斯”的稱號有了深刻理解。奧遜·威爾斯作為美國小鋼炮,罵伍迪·艾倫有“卓別林”病,斥責奧黛麗·赫本沒教養,也說馬龍·白蘭度的脖子像巨型香腸;張力的行事風格得他真傳,一言不合就開炮,假如你跑去告訴他,我想自殺,他高興時會說,打算幾點死?我要是幫你通知家人,遺產會不會分我一半?如果不幸遇到他暴躁,他會笑著說,好巧,我正在寫遺囑,你覺得我的遺願要是寫,“希望此刻我面前的人可以先把手頭改了五遍還像垃圾的劇本搞完再去死”,會不會太過分了?

    張力的毒舌並沒有讓他丟掉工作,一年後,他再次被挖走。靜安只知道他回了國,工作地點在淮清,並不知道他轉行進了廣告公司。所以來微本面試時,見面試官席位上坐了這麼一尊熟悉的大炮,靜安有些驚訝。

    demy同樣始料未及,人事部早把申請人的資料送來,他向來覺得資料可以作假,人不能,所以壓根沒翻開過,只等親自見人。

    現在見了,他滿腦子只一件事,陶靜安好像又變漂亮了。

    這種想法讓他意外。

    demy雖到處開炮,但以前一起工作時,這炮鮮少落到陶靜安頭上,一是陶靜安的工作交上來他挑不出什麼錯,二是,他對陶靜安有意思。這點意思並不多,只支撐他回國前問她要不要一起回來。當時意料之中被拒絕,現在她卻真的回來了,還好巧不巧進了同一家公司,甚至以後可能要在他手下工作,他止不住有些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