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持筆 作品

第112章 期刊社

    可是,李東來只不過是一個赤腳醫生,沒有在高校進修學習過。

    他是如何知道那些知識,並且做到靈活運用的呢?

    難道真是所謂的天才?

    胡廣深教授一向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不相信這個世界有天才的存在。

    尤其是醫生,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習。然後再經歷成千上萬次臨床實踐,才可能在學術上有所建樹。

    可是李東來的出現,讓他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懷疑。

    一直站在旁邊的張志高看到胡廣深教授臉色陰晴不定,小心翼翼的問:“總編,這份論文,有問題?”

    “沒,絕對沒問題。”胡廣深教授想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至少以我的水平,看不出其中的問題。”

    張志高這就放下心了。

    胡教授身為國內外醫學名家,都看不出問題,那就說明論文正確無誤。

    他見胡教授還還怔在原地,又小聲問道:“既然沒問題,那這篇論文,可以發表嗎?”

    論文...發表...壞了!

    胡廣深教授連忙搖動電話通知印刷廠,立刻把古月華教授的論文撤下來,等待李東來的論文送過去,再行印刷。

    聽到對話內容,張志高撇撇嘴,這個古月華還真是倒黴。

    ...

    還好,印刷廠的機器還在預熱,沒來得及印刷。

    要不然真釀成重大事故了。

    放下電話後,胡廣深教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端起茶水,邊品著,邊細細研究論文。

    像上一篇論文一樣,這篇論文步驟詳實,可行性很高。

    同樣,論文中描述的心肺復甦步驟,就像是經過成千上萬次實踐過一樣。

    這樣的人才,窩在軋鋼廠醫院實在是太委屈了。

    如果能夠進入大學深造幾年,接受專業的醫學知未來華夏說不定能出現一名聞名海內外的醫學教授。

    想到這裡,胡廣深向一位學生搖了電話:“耿恆嗎?”

    電話對面的人明顯怔了一下,聽出聲音後,喜出望外:“胡老師,您最近還好嗎?我前兩天去看您,您正好去廣市出差了。”

    “我聽你師母說過這件事。”胡廣深拿著電話點點頭,“我今天打電話給你,是想請你查一位醫生的資料。”

    “醫生資料?他叫什麼名字?”耿恆一口答應下來,身為部委幹事,查詢檔桉很容易。

    ...

    十分鐘後,胡廣深得到了李東來的詳細資料。

    看著紙上記錄的年紀,他眉頭擰成疙瘩。

    “25歲了...已經錯過了參加高考的年紀。”

    “除非...能夠轉換成幹部身份,並得到區一級衛生部門的推薦。”

    雖然有了辦法,胡廣深教授卻有些猶豫。

    他從來不願意干涉地方上的事情。

    站在窗戶前思慮良久,胡廣深教授最終還是拿起了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