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闊落 作品

第九十九章 立言!願為天地再闢修煉之路,創建儒教!

    李青作沉思狀,完全無視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批判和怒斥。

    這更是引來在場讀書人更大的憤怒。

    方才李青一系列的言論,著實大逆不道。

    唯有先接受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這個思想。

    才能認可李青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

    在這個時代,絕大部分的儒生,都食古不化,  迂腐至極。

    認為先賢所言,就一定是對的。

    尤其是孔聖的思想,代表著絕對的至理,不容任何人反對。

    類似稷山書院山長司馬鏡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

    孔嵬內心深處進行了激烈的鬥爭之後,想象著如若自己不是孔聖後代,  能否接受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

    最後他發現,一旦摘去自己的出身之後,站在一個普通讀書人的角度,  站在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

    那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才是正確的!

    沒有百姓,哪來的國家,又哪裡來的君王。

    最終進行一番激勵的心理鬥爭之後,孔嵬還是站了出來。

    打斷眾人對李青的批判和謾罵,朗聲道:

    “諸位肅靜!!”

    “此次辯題,乃君王欲使國家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當何如。其餘之事,  暫且擱置。且先聽李青對治國之道的闡述。”

    作為國子監祭酒,  孔嵬的在文壇上的地位無疑是超然的。

    在座的大儒,  任何一位都比不上他。

    大周讀書人,  對他也頗為敬仰。

    他開口之後,現場也開始慢慢恢復的寧靜。

    李青已經想到以什麼思想開宗立言,察覺到孔嵬的好意之後,對他報以一個笑容。

    隨後說道:“吾觀人族歷史,  從上古亂世諸侯征戰不休,  至人皇開創黃金盛世,又至如今七國爭鋒。古來君王治國之道有三。”

    “上等治國之道為帝道,中等治國之道為王道,下等治國之道為霸道。”

    帝道,王道,霸道。

    這三種治國之道,在座之人,還是第一次聽說。

    司馬鏡問道:“何為帝道?”

    李青回道:“上古時期,鴻帝執政,諸侯互相征戰,暴虐百姓。然而鴻帝不能徵,且欲侵凌諸侯。

    於是尚未登臨人皇的“政”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與鴻帝戰於琉璃山,三戰而得其志。

    既得其志,而不奪其位,不圖名利,  非大仁大義者誰能為此?

    當時又有諸侯“赤王”,  與“政”並無怨仇,  只毒害他處。

    而“政”不遠千里為民除害,  戰於煌原,擒殺赤王。

    “政”不畏強暴,敢於為民除害,非大智大勇者誰能為此?

    “政”未登臨人皇之位時,為民謀利,爭先恐後。為民除害,一往無前。

    他沒有享受過一天的安寧,所以最後一統天下,被百姓們擁戴為人皇。

    為民排除萬難,不辭勞苦,不言退縮,這就是帝者的無往不勝之道!

    帝道,兼容王道與霸道。

    但唯有如人皇一般,擁有大仁大義、大智大勇之品德,方能效仿此道。

    然而,此類君王,自人皇之後,至今尚未誕生一位。”

    眾人聞言,即便是朱九淵也不禁點頭。

    李青以人族之中,最受人敬仰的人皇為例,總結他的治國之道。

    得到在場所有人的認可。

    司馬鏡聽後,更加對王道和霸道好奇起來。

    追問道:“何為王道?”

    原先怒斥和批判李青的讀書人,此時一個個凝神期待。

    李青回道:“帝道無往不勝,王道無敗而必勝。

    自孔聖之後,君王皆以禮治國,以德為政。

    所謂王道,便是君王、官員擁有高尚的德行。

    處於高尚的德行,君王的行為大抵都是仁愛萬民。

    於是仁道之君,往往用德行來教化百姓,謂之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王道治國,實行仁政,能贏得百姓的擁護,使國家長治久安。

    然而,擁有如此高尚德行之君王,古來鮮有。

    便是當代君王德行高尚,又豈能保證後世君王,同樣德行高尚?

    因此,我以為君王有大仁大義、大智大勇之品德,便奉行帝道,一統天下。

    君王德行高尚時,可以王道治國,無敗而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