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闊落 作品

第一百零七章 大儒神通,口含天憲,口誅筆伐!

    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已經找到了可以為之奮鬥終生的動力!

    “老師,何處有真佛?”

    修持己身而成佛,這樣的佛,並不是慧秀大師心中的佛。

    他心中的佛,應當度化世人。

    否則再有佛性,佛法再如何精深,也只是個修為強大的人。

    青雲山下,一片花朵隨風飄到青雲閣之巔。

    李青拈花一笑,道:“佛在家中。”

    佛在家中?

    不僅是慧秀大師聽不懂,其餘之人更是摸不著頭腦。

    家中哪有佛?

    見眾人迷惑不解,李青解釋道:

    “眾生遭遇苦難,將希望寄託在寺廟中的金身佛像之上,祈求佛能夠庇佑他度過苦難。

    卻不知佛無處不在,偏偏不在寺廟當中。

    無需去寺廟求佛,只需向家中求。

    你回家時,母親聽到你敲門,高興地跑出去給你開門。

    這就是佛。”

    聽到這裡,慧秀大師恍然大悟。

    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和同伴們出去遊玩,家中父母總是很擔心。

    想起了他每次回家,母親都高興的衝出來開門,有時候連鞋都穿錯了。

    想起了他入佛門之前,千里迢迢去大覺寺尋求拜佛,母親連續好幾夜,拿著針線在燭光下為他細細的縫製衣服。

    生怕他出門在外,衣服不夠穿,或是穿破了。

    慧秀大師想起了出家之前,母親每每見到他時眼中慈愛的目光。

    想起了他執意出家,母親那傷心欲絕的目光。

    想起了母親去大覺寺探望時,他以出家人身份,勸母親勿要再來時母親悲慼的神情。

    一時之間,慧秀大師淚流滿面。

    “家中有佛,我又何必去寺廟求佛。”

    “我有父母不去侍奉,卻在廟中侍奉青燈古佛,此乃大不孝!”

    “大周腹背受敵,面臨大難,我有國家不去盡忠,卻躲在寺廟中誦讀經書,此乃大不忠!”

    “似我這般不忠不孝之徒,又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慧秀大師悲慟大哭,引來另外四名大覺寺高僧的共鳴。

    臉上滿是自責的神情。

    不少佛教信徒,也幡然醒悟。

    佛從來沒有度化世人。

    即便供奉再多的香火,修在大的金身佛像,依舊沒有用。

    一直以來毫無私心幫他們的、度化他們的,都是家中父母長輩。

    “李御史一番話,徹底點醒了我。求佛不如求己!這世上,唯一會沒有任何私心幫我們的,惟有父母兄弟。”

    “我求佛拜佛十幾年,若是把這份誠心、把這份毅力用在自己遇到的事情上,怕是早已自己解決了。”

    “李御史金玉良言,令我受益良多。”

    大覺寺掌院大師兄臉色越發慘白。

    因為他發現自己出了無端的憤怒之下,竟然沒有任何可以反駁李青的地方。

    他迷茫了。

    他也開始反思世人求佛,真是佛讓他們求而不是自己這些僧人引導他們求嗎?

    佛若大愛世人,佛若普度眾生,又為何要人去求、要人去拜?

    掌院大師兄完全陷入到迷茫當中。

    小乘佛法,大乘佛法。

    我該何去何從?

    三教論道繼續。

    然而,論道、倫佛,陸乘洵和慧秀大師都比不上李青。

    更何況是與李青這位開創了儒教的教主論儒?

    更何況慧秀大師已經棄了佛門,投入李青門下?

    沒有任何懸疑,最後三教論道,李青贏了。

    儒教,也將成為大周的國教。

    大覺寺的掌院大師兄,來的時候氣勢洶洶,走的時候灰頭土臉。

    他彷彿六神無主的行屍走肉,一臉彷徨和迷茫,跌跌撞撞離開青雲山。

    李青看著恭恭敬敬站在自己身前的慧秀大師和另外四名大覺寺高僧。

    道:“入我儒教,需學我儒教聖賢道理。欲學大乘佛法,先學做人。”

    “只有明白如何做一個對百姓有用之人,方能造福百姓。”

    “爾等可明白?”

    慧秀大師等人躬身道:“謹遵夫子教誨,學生明白。”

    他們徹底明白,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壓根就不算是一個人,如何能夠教化萬民?

    小乘佛法裡的修持己身,來世成佛,可不正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里其中一種?

    大乘佛法裡的度化世人,也不正是儒家裡裡面的教化萬民?

    佛本是儒,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了。

    李青點點頭,道:“爾等若是家中有親人,便先回去探望。與家中親人,說明情況之後。再來盛京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