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山煮茶 作品

第六十四章 版本各異

    “可是這種調查方式,靠譜嗎?”姜雪嬋有些疑心。

    空桑笑了笑:“本就是怪力亂神所致,難道你還指望從正兒八經的歷史當中探尋真相嗎?”

    “也是。”

    兩人呆在房間之中翻閱了一下午的資料。

    姜雪嬋看了兩個檔案,就已經頭大如鬥,被說摘要其中的關鍵信息了,就是看完都做了不小的心理鬥爭。

    而空桑似乎是因為心思細膩,再加上大學的專業所致,面對這些複雜又沒有規律的資料,卻能整理的井井有條,不急不慢的狀態,引得姜雪嬋連連稱奇。

    終於,在晚上八點,檔案看完,空桑也整理出了一些有用的情報。

    空桑將情報摘要一張張放在茶几上,開始說道:

    “目前來看,《白蛇傳》的原始版本最起碼有六個。”

    “其中,水漫金山的部分,相傳來自於唐朝時期的《水漫洛城》,故事背景非常相似,都是巨蛇布雨,淹沒一地。”

    “而當時降服巨蛇的,則是天竺高僧善無畏。對照法海,也很雷同。”

    姜雪嬋點點頭:“倒是很貼合法海和白素貞在金山寺那一段的故事。”

    “第二個說辭,則來自於穀神子撰寫的《博異志》。乃是一個叫李黃的人,邂逅白青雙蛇,回家之後化作血水的故事。只不過這個版本里,白蛇是美女,青蛇是個老婆婆。”

    姜雪嬋失笑道:“這是個恐怖故事吧。”

    “九州很多悽美的故事,其源頭部分其實都是恐怖的。只是現在的社會加工美化過了而已。比如畫皮鬼的故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空桑又遞出第三份資料:“第三個版本其實就和我們所瞭解的《白蛇傳》非常貼近了。甚至還有了白素貞誕下文曲星的典故,算是最相似的版本。這個版本又傳言源自於《西湖三塔記》。”

    “第四個版本則記載於南宋話本之中,原名《雙魚扇墜》。”

    “其中,有《白蛇傳》中,白素貞和許仙開藥鋪的情節。不過在這個版本里,許仙叫做許宣。”

    “當然,也有傳聞,許仙本身就不是真名。因為以前的人將遊方郎中稱為仙人。所以最早他們稱呼的是許仙人,後來慢慢就變成了許仙的說法。”

    姜雪嬋遞了杯水給有些口乾舌燥的空桑:“這麼看來,《白蛇傳》這個故事,本身拼接的概率就很大啊。”

    “不僅如此,這第五個版本才真正奇異。”空桑指了指資料上的地名:

    “巧得很,這個版本中,白素貞、小青並非蛇妖,而是河流的化身,類似有神性的河神。而她們居住的河流就被稱為蟒河。”

    “而且,因地域文化,後續又出現了白蟒河和青蟒河。最重要的是,它們的別稱就是北蟒河與南蟒河!”

    “最後一個版本,就涉及到印度教典故。本來和《白蛇傳》關係不大。可是,神話裡,白素貞是被觀世音菩薩點化的。再聯想到青湘吟的棋社叫做摩呼羅迦。”

    姜雪嬋眉頭一挑:“佛教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蛇神?”

    “沒錯,而且大蛇神在印度教當中也有原型。”

    “如果青湘吟本質上和這個典故沒有關係,她便沒道理用佛教的護法神來給自己的棋社取名字。”